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向校友刘金甫索要签名。本报 记者 贺文兵 摄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贺文兵 通讯员 秦亚红)“我当过兵,打过工,原来也是一个健康人,但10多年前的一场意外事故,让我从此依靠轮椅生活,但我没有消沉,并走上了写作之路。你们都是10多岁的人,学习上遇到的一些困难其实只是‘小菜一碟’……”昨日上午,宁乡二中的大礼堂里,1700多名高中生静静地听着“湖南省自强模范”刘金甫讲述着自己的励志故事。“追星就应该追这样的星!”听完励志报告后,不少学生感慨地说。
当过兵打过工 飞来横祸让他成了残疾人
今年53岁的刘金甫是宁乡南田坪人。1981年,刘金甫从宁乡二中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服役期间担任过连队文书,当上了班长,并入了党。1986年退伍回乡后,他先后在广东、海南、新疆、福建等地打工。“在外打工虽然很辛苦,但一有时间我就写写画画,并将打工者的故事写成小小说投往报社。”刘金甫说,自己常有作品在《羊城晚报》、《海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那时,我有一个梦想,做一名农民作家。”
在外面漂泊多年后,刘金甫回到家乡,过着与其他农民无异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然而,不幸却突然降临。2006年9月,刘金甫在修理自家屋面时,从3米多高的屋顶上掉了下来。由于脊椎12节部位神经横断性损伤,导致他的双下肢丧失了行走功能,这意味着他的后半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了。
“一个好端端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横祸,一下子怎么能接受得了啊!我当时的心情糟极了,甚至想过一死了之!”躺在病床上的刘金甫感觉整个世界都将自己抛弃了,他脑海中时刻盘旋的念头就是“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呢?”
绝望中获重生 轮椅上的他圆了作家梦
“是家人、战友和朋友的关心,将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刘金甫说,不少好心人纷纷来到家中看他,给他鼓励和安慰。“我想,有这么多的人在关心我,我干嘛还要萎靡不振啊。”刘金甫告诉同学们,自己对文学感兴趣,便想到了搞文学创作。
刘金甫决定以自己年轻时在深圳打工的小乡村为背景,展开小说创作。“我当时打工所在的小村庄,就是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出贫困的。”2009年1月开始,刘金甫正式着手创作小说《激情垒成的村庄》。“手写太费劲,我便借钱买一台电脑,学着打字,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写作效率,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我写的东西尽快传播出去。”
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刘金甫终于完成了他的长篇小说《激情垒成的村庄》。他将作品上传至国内最大的文学阅读与写作平台之一的“起点中文网”,让刘金甫欣慰的是,作品传到网上后,点击量猛增,还被其他网站纷纷转载。
进学校讲励志 为学生讲励志故事100多场
2015年,刘金甫创作的反映宁乡人民抗日斗争题材的长篇小说《绝地重生》由黄河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20多万字,我写了一年多,其中的苦累也只有我自己知道。”然而,天总是有不测风云,正当他在文学的海洋里欢快畅游之际,病魔再一次“宠幸”他,去年,医生宣告他患上了尿毒症,且是晚期,每天必须靠透析来维持生命。
刘金甫没有害怕,没有退缩。去年,他的又一部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篇小说《村官也风流》由团结出版社出版。“不管我还能活多久,我都会坚持下去,写出更多的好作品。”刘金甫对台下的同学们说这句话时目光坚定。“今天,我回母校讲的这场励志故事课,是第105场了。”台下,同学们掌声雷动。
“他用手中的笔,创造了生命的精彩,这是一股巨大的正能量。”宁乡二中校长喻宁娟告诉记者,刘金甫是二中校友,他先后被省政府评为“湖南省自强模范”,被长沙市授予“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员”,被宁乡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还获得过湖南电视剧频道“农民演讲赛”的冠军,请身边的典范来给学生讲励志故事,可信、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