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驴脾气 发“驴”财
2017-10-16 10:34:05 字号: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刘畅 通讯员 周文勇)“我种了一百多亩地,养了二十多头驴子,稻谷可以斟酒,酒渣子用来喂驴,驴粪用来种草,草用来养鱼和喂驴。”杨国强眉飞色舞地向记者讲述他的生态养殖理念和致富经。

家住道林镇华鑫市村的村民杨国强,今年47岁,黝黑的皮肤。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埋头干活,额头上的汗水难掩心中的欣喜。杨国强放下手中的活,带我们来到田间,指着望不到边的稻穗,乐呵呵向记者介绍到:“今年种了一百多亩地,亩产大概一千多斤,稻谷预计收十多万斤。”放眼望去,这丰收的一片看不到边。“这些地都是我承包过来的,收上的稻谷打成米再卖,富硒米3.5元一斤,普通米2.5元一斤。现在城里人都喜欢吃自家种的大米,所以销量不愁。”

谈及自主创业的原因,杨国强和记者说起了他的往事。多年前,他南下广东打工,在深圳开了一个小型手机制造厂,但由于自己知识水平不高,因商标问题遭到工商局查封,变得一无所有。那时的他,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借此机会奋力学习,无意中学到了一些种养殖的知识。回到家乡道林后,他左思右想,通过认真考察学习和市场调研,最后选择了一条无人问津的养驴之路。

“驴子养起来了,但堂客走了。”杨国强笑着说,无疑他走了一条孤寂的养殖路。养驴,在这个小山村从来没人干过,销路也不知道,风险太大了,妻子极力反对他养驴,两人争执不下,妻子离家出走了。而杨国强始终不愿放弃,坚持自己的想法,毅然走上了这条养驴之路。为了更进一步了解“犟驴”的脾性,他深更半夜经常为出生的小驴犊接生、守护,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说:“既然选择了自主创业,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要有‘驴脾气’”。看着驴舍里二十多头茁壮成长的驴子,杨国强算了一笔账:“每头驴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收购价在3500元左右,有1000多元一头的利润。只要我坚持下去肯定会有收获。”

养殖场里的每头驴都是一个希望,驴子叫声不断,一头头驴“警惕”地看着杨国强,小心翼翼的模样显得格外可爱,杨国强孤独的养驴之路也不再孤寂。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杨国强信心满满地说:“我成功了,还想带动同村老百姓一起富,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吸纳更多村民加入,带动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畅 周文勇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