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小蓝龙”圆上致富梦 ——记大成桥镇退伍军人曾兵兵
2020-07-09 11:02:07 字号: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蔡臻 朱佳

穿上军装,他是保家卫国的战士;脱下军装,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依然以军人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他就是大成桥镇退伍军人曾兵兵。退伍后的曾兵兵,回乡创业,养起了澳洲淡水龙虾(学名“红螯螯虾”,以下简称“淡水龙虾”),它原产澳大利亚,外形酷似海中龙虾,是世界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

淡水龙虾漂亮的外观吸引了他

记者注意到,淡水龙虾全身呈褐绿色,有紫色斑纹,一对大钳子上还有一道亮眼的橘红色。曾兵兵介绍,别看这虾的颜色很奇怪,但这是它的“天生丽质”,不是因为变异、受污染,更不是药水所致。“淡水龙虾最主要的一个特点,从外观上来说,它像一把蓝色的钳子,同行也叫它‘小蓝龙’。”曾兵兵介绍,这种虾才养了4个月时间,再养几个月,可达8两左右。一般每年10月份开始上市,跟普通虾退市时间“无缝对接”。

今年32岁的曾兵兵,2005年入伍,在广州某部队服役8年。2013年退伍后,曾先后从事过消防工程等工作。前几年,曾兵兵回乡过春节,看到有的村民生活贫困,心里不由得产生一份责任感。

“退伍以后,就一直想找一个农业项目,能够带动周边农民朋友一起致富。”2017年,曾兵兵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养起了小龙虾,但由于小龙虾市场保有量过高,不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淡水龙虾之后,调整了思路,“2018年,在省农博会上偶然接触了淡水龙虾,它体型很大,漂亮的外观一下就吸引了我。”

看好消费趋势,他知难而上

由于产卵少、孵化率低等原因,人工饲养淡水龙虾的产量很低。曾兵兵说,他并非对这个难题视而不见,也曾为此思考了很久,但最终还是决定养。“我自己第一次吃这种虾的时候,就感觉肉质比较饱满,很好吃。听专家说,它低脂、高蛋白,营养成分高于小龙虾。”曾兵兵结合工作经验,进行了分析。“我觉得,随着经济发展,消费提档升级也是趋势。一定要顺应中高端发展趋向,做健康食品和绿色有机食品,这才是未来人们消费价值观的最终导向。”

淡水龙虾对水质要求高,所以从去年开始,曾兵兵就一直在为养殖基地的选址奔波。耗费了几个月时间,才最终在双江口镇选定了一处合适的地方,租了50亩水塘。“水产品要以水为核心,水源一定要没有工业污染。水塘周边环境要适合养殖规范要求。地址还要便于我们后期智能化投入,淡水龙虾不能自己繁育,需要人工进行干涉。对生长环境的温度要求也很高,水温低于18摄氏度,它们就会间接性死亡。”

当兵经历,铸就他吃苦耐劳的精神

养殖淡水龙虾很辛苦,不管刮风下雨,曾兵兵也每天要为淡水龙虾投食。淡水龙虾的成长季节大约在5月至10月,天热时,为观察它们的觅食情况,每天早中晚,曾兵兵都要巡塘。“挺辛苦的,因为淡水龙虾是夜行动物,所以晚上要巡塘的话,大概几个小时巡一次,别人在睡觉的时候,我要起来巡塘。”

为了搞好淡水龙虾养殖,曾兵兵没少吃苦,也走了很多弯路。但是部队当兵的经历铸就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靠着不停钻研摸索和外出学习,他逐步掌握了养殖技术,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养殖能手,并且开始走规模养殖的路子,效益也逐年显现。再过3个月,淡水龙虾就要上市了,来自长沙的多家海鲜店已向曾兵兵抛来“橄榄枝”。“按照我的预计,每亩会有200公斤左右的产量。现在养殖场面积总共50亩,今年能产1万公斤左右淡水龙虾。现在长沙几家酒店和海鲜店都已经预定了。”

他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一人富,不算富。曾兵兵从来没有忘记父老乡亲对自己的培养,他要带领他们共同致富。贫困村民谢国明由于身体残疾和年龄较大的原因,无法长期在外务工,生活也比较困难。养殖基地刚好需要一名饲养员,再加上谢国明本人比较老实肯干,曾兵兵便主动联系谢国明,并签订了劳动合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养淡水龙虾、巡塘,工作挺轻松的,每个月有3000多元工资。由于这份工作,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提起在养殖基地工作,谢国明脸上乐开了花。

虽然离开部队多年,但是曾兵兵的内心,始终怀揣军人的那份情怀。如今的他,依然发扬部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坚守初心,甘当一名农村带头致富尖兵。

谈到未来发展前景,曾兵兵充满信心:“下一步,我想把‘互联网+智能化、科技化、现代化’的信息嫁接到养殖工作中。我要在这里建一个有机农业基地,做瓜果长廊、垂钓中心,打造一个观园休闲基地,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蔡臻 朱佳

编辑:喻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