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随着8月8日宁乡宣告解放,由黄克诚、王首道等率领的南下湖南工作团在河南开封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整训后,以李瑞山为中共宁乡县委书记、吴玉玺为副书记、张继源为县长、张鹤亭为组织部长、唐瑞亭为宣传部长组成的中共宁乡县委员会的南下宁乡工作团第一大队第一中队共243人,于8月25日到达宁乡。
8月26日,宁乡县工委书记周政、组织部长李勋启和委员伍健、李平等人,向李瑞山、吴玉玺、张继源、张鹤亭、唐瑞亭等介绍了宁乡县的基本情况和地下党组织的状况,及“迎解”工作。双方就成立中共宁乡县委、宁乡县人民政府,设立各个职能机构问题,以及对国民党宁乡县的各个职能机关接管和旧职人员处置等工作,初步交换了意见。
8月28日,在城郊梅家大屋举行“南北会师”大会,原县工委成员和地下党各级负责人与来宁乡工作的全体南下干部欢聚一堂,互相勉励,大家表示要为建设新宁乡而团结奋斗。
但很快,李瑞山等县委领导发现,以地下党员为主体的本地干部,由于长期处于秘密环境,很少阅读党的文件,对党的政策和策略不够了解,如今虽然公开了身份,反而不能大胆工作。南下干部也因此不大胆放手让他们工作,南下干部与本地干部虽然组织上会师了,还必须解决思想上会师的问题,才能形成合力,推动各项工作。
为此,县委印发《关于宁乡地下党会师问题的几点意见》的文件,强调三点:第一,培养本地干部的工作能力。对从地下党员骨干中提拔上来的本地干部,要大胆放手使用,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各级机关建立会议、生活等制度,尽量吸收他们参加,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第二,关心他们的学习。有计划地给他们买些通俗易懂的政治读物,以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还要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帮助提高他们的理论、政策水平。第三,在生活上多照顾他们。对家庭贫困的干部,一定要从生活上关照好;对患有疾病的干部,一定要督促他们就医治疗。
为提高本地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县委紧接着举办两期干部培训班。第一期从9月2日开始到8日结束,学员是60名地下党中的骨干分子,由县委领导给他们讲目前形势和党的建设等问题。训练期间,县委正在组建各区区委和政府班子,于是将训练中发现的优秀人才安排到区的班子中。第二期从9月18日开始到27日结束,学员是各区和第一期学员介绍来的120名进步社会青年,给他们讲社会发展史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当前工作的方针、政策等内容。两期培训的学员,小部分输送到省、地机关,大部分安排在县直机关和农村各区、乡与南下干部一道工作。
1949年8月26日,经中共益阳地委批准,报湖南省委同意,县工委与南下宁乡县委合并,由六名南下党员干部李瑞山、吴玉玺、张继源、张鹤亭、唐瑞亭、王广润组成新的县委县政府,书记为李瑞山,副书记为吴玉玺;下设秘书室,秘书长为刘春和;组织部,部长为张鹤亭;宣传部,部长为唐瑞亭;民运部,部长为王广润。县委机关驻地骆公祠。
9月,县委批准建立县政府党组,书记张继源(兼)。并自9月开始,在全县范围内,陆续建立区、乡党组织,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执政地位。
9月至10月,全县在农村建立10个区委会。9月,建立第一至第七区区委会;10月,建立第八、九、十区区委会。各区委会机关驻地及其书记为:第一区石家湾,书记郭兆麟;第二区王家湾,书记刘锋;第三区向家塅,书记张世荣;第四区城厢镇,书记刘春和;第五区檀木桥,书记李学良;第六区双凫铺,书记张宜林;第七区老粮仓,书记孟建鲁;第八区盘石湾,书记吕纪柯;第九区巷子口,书记霍建国;第十区黄材,书记王寿增。1950年4月,增建了城关区区委会,机关驻地县城,书记王桂亭。
1952年,宁乡在1951年秋建立的229个乡的基础上,将乡的规模划小,全县划为487个乡。这次“划乡建政”,县委以乡或联乡建立党支部,当年底,128个乡建立党支部。
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宁乡人民满怀豪情地迈入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认真贯彻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个崭新的欣欣向荣的宁乡展现在世人面前。
刘飞平 整理
来源:
作者: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1/09/16/5678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