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三百孩子天天诵经典 百年书院又起《四书》声
2011-11-28 16:27:27 字号:

  一声“谢谢老师”的同时,是一个90度的鞠躬礼。11月11日,笔者来到位于横市镇云山书院,只见每逢下课,所有学生都用这种已不常见的礼节表达自己的谢意。据说,这种礼节,是这里的学生传承国学的一个具体表现。如今,这里的302名小学生除接受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外,还天天诵读以《四书》为主要内容的国学经典。

  ■一派浓郁的国学氛围

  云山书院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2009年9月,以此为校址的云山实验学校正式开学,这所百年书院再次响起琅琅书声。两年多过去,这里的学生已由最初的84名发展到302名,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各年级都有。这些学生,以当地孩子为主,还有少数来自长沙、重庆、浙江、江西等地。

  培育经典教育特色,是云山实验小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经典国学,则是该校经典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如今,一来到这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浓郁了国学氛围。这里的学生,每天都有一节经典诵读课。所诵读的内容,一年级学生以《弟子规》为主,二至六年级学生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主。

  云山书院再次办学,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年10月28日,就有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参观考察团前来参观考察。这个参观考察团由70多名专家组成,分别来自台湾、香港、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内地一些省市。去年,云山实验学校被评为“中华国学经典教育示范学校”。

  ■一些热衷国学的老师

  如今,在云山实验学校教书的有16位老师。他们对国学有着一种浓浓的情结。

  傅纯,云山实验学校的教导主任,六年级语文老师。2008年,她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2009年下半年,她来到了云山实验学校。“第一次来学校时,当时的易校长向我行了一个鞠躬礼,使我顿时对国学有了一种震撼的感觉。”回忆起当时的那个细节,她觉得就在眼前。之后的两年多时间内,她利用参加培训和自学等途径,熟读《四书》等国学经典,从中获得了不少以前不曾有的感悟。眼下,除教义务教育教材规定内容外,她还带着自己的学生诵读《孟子》等国学经典。

  云山实验学校的名誉校长是刘孝听,湖南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其董事长姓李,衡阳人,拥有不少资产;现任校长余剑平原来在冷水江工作,具有20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今年上半年还是冷水江一个拥有近2000名学生的学校的校长……,这些人之所以会走到一起,是因为他们对国学的由衷喜爱。

  ■一群感受国学的孩子

  “国学经典,指导我们做好了很多事。”采访中,在行鞠躬礼后,云山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陈容对笔者说。她是一个从小在重庆长大的女孩。随母亲来宁乡后,她一直在这所学校读书。她告诉笔者,自己喜欢上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喜欢上了这所学校的国学经典诵读。而这里的学生,普遍持上述观点。五年级学生唐敏于今年上半年从其他学校转到这里就读。她表示,学校注重的国学经典诵读,已使她有了许多收获。比如说,《论语》里有“己所不欲,不施于人”,她理解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强求别人去做”,确实应该这样做。

  读、诵、背、做,是云山实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四个环节。除了使学生奠定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按照国学经典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里的学生,每个月放一次假,名为“孝亲假”。每次假期,学生都要完成具体的“孝亲”作业,如帮父母做家务、替爷爷奶奶捶背等。每天早晨和放学后,都有学生礼仪小分队站在校门口,行鞠躬礼迎送同学和老师。

  到2013年,学校将开设初中部,让学生有机会接受更长时间的国学熏陶。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龚再蓉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