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扶王山下党旗红
2011-12-28 10:39:25 字号:

  《魅力巷子口·精彩崛起中》系列报道之党旗飘飘篇

  重温入党誓词

  “巷子口镇的经济要发展,首先要解决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问题。虽然我们地处西部山区,但山区也有山区的优势,只要我们因地适宜找准发展的路子,巷子口镇的前景应该是广阔的。”前不久,巷子口镇开展了一场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解放思想大讨论。针对巷子口镇如何破解发展的难题,一名资深党员在会上高瞻远瞩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近年来,巷子口镇在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方面,以党建工作为切入点,走出了一条独辟蹊径的路子,受到了上级党委的关注。如今的巷子口镇,大局稳定,风清气正,一派和谐的新气象。

  围绕班子抓党建

  在巷子口镇采访,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该镇党委政府班子的精诚团结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作为一级基层组织,镇党委自始至终将立足镇情抓党建作为带动全镇经济大踏步跨越发展为战略目标。为此,镇党委从切实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做起,充分发挥镇党委在全镇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他们首先建立健全了党政领导接待日制度、重大事项督办制度及民主生活会制度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并完善了机关13项管理制度,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考核、督查机制,将工作细化到人,将责任分解到人。这样做的好处是,以制度管人,以人促事。

  决策上他们坚持科学民主,倡导埋头干事、灵活务实的工作作风,并且廉洁自律,要求干部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因此,镇党委在干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党政一班人精诚团结,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勇于开拓,任务最艰巨、问题最复杂的地方,总有班子成员的身影,由此树立了党委的良好形象,提高了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镇党委定期组织机关干职工学习各种政策理论知识及《论语》等各种历史人文和哲学类读物,通过学习,有力地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政策法制观念和人文知识水平,使得广大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能充分发挥作用。

  在用人上,注重德才兼备,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并且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使得广大党员干部之间形成了互相竞争的良性格局,一种敢于负责、动真碰硬、深入细致、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逐步形成。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深化了干部管理,增强了机关干部的工作责任感、事业心和危机意识。

  与此同时,镇党委以庆祝党的九十周年生日为契机,别出心裁地在全镇开展“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以及“戴党徽,亮身份”活动,并且把活动与“创先争优”和促进当前工作以及与解决突出问题相结合。通过活动,广大基层党员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提高。

  围绕中心抓党建

  今年以来,巷子口镇紧紧围绕发展的中心大做文章。集镇建设、产业发展因此成了该镇今年以来的重点工作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巷子口镇一直是属于群众思想观念不太开放的地方,镇上有什么重大决策,往往很难一下子让老百姓接受。比如集镇扩容提质改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今年上半年,巷子口镇决定以沩源里商业步行街和沿江风光带及状元大道、南轩路、宝塔路和狮子桥路等四条路建设为契机,为集镇扩容提质,打造西部生态文化名镇。

  可是,就是这么好的一个项目,因为拆迁涉及到不少人的利益,因此有一部分人甚至党员群众居然不赞同搞这个项目,因此在拆迁之初遇到了阻力。

  有阻力是很正常的事,镇党委政府没有被困难吓倒,也没有退缩。而是适时地在全镇20个党支部中围绕发展的主题,开展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并且还请来县委党校负责人为全体党员上课。最终,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上的禁锢被解开了,思想统一了,大家都觉得只有发展才有出路。原先不赞同拆迁的个别党员最终同意并配合镇上的拆迁,在他们的带动下,其它群众最终也无话可说了。

  跟我县其它乡镇一样,巷子口镇近年来也将烟叶种植作为发展地方经济,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该镇选择以晒黄烟种植为主,但晒黄烟的种植与烤烟不同,十分费时费力,也不适宜大面积种植,因此比较适合巷子口这样的山区地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种植。

  与集镇扩容提质改造一样,晒黄烟的种植一开始也遇到了农民的抵触。怎么办?关键时刻又想到了党员群众。镇党委要求全体党员群众带头做表率,带头种植晒黄烟。在广大党员的带动下,最终,巷子口镇的晒黄烟种植得以顺利推广,亩均增收达到3800元以上。据了解,去年该镇种植晒黄烟近2000亩,仅此一项就为该镇带来760万元以上的收益。

  围绕惠民抓党建

  在加快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步伐的同时,巷子口镇党委一直注重惠民利民,他们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把解决农民最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之一。

  众所周知,巷子口地处西部山区,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一直比较薄弱。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一直把加大乡村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作为党建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的重点之一。仅2011年,全镇各村共投入资金185万元,拓宽硬化公路8公里,投入资金10万元进行水利建设,整修渠道14000米,护砌山塘14口。

  在今年的重点推进集镇秩序整治,创建文明一条街活动中,巷子口镇原计划拆除违章建筑83个。为了圆满完成任务,镇党委政府事先召开会议,制定了各种周全的措施。他们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由党员带头拆违,然后是群众拆违。原定要拆除的违章建筑83个,结果由于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得到了群众的理解,结果有82个违建是群众自发拆除的。违建拆除后,集镇管理得到规范和提升。

  此外,镇上还投资近百万新建压缩式垃圾站一座,投资300万元新建了一个自来水厂,可解决20000人的用水问题。为更好地管理集镇,镇上还成立了城管中队,加大了对乡村环境卫生专项资金的投入;投入资金7万元,对集镇主要街道设置了交通标志线;投入42万元,作为农村固体垃圾收集处置体系运行经费。敬老院建设和管理也得到加强,在4月份顺利通过了市老龄委验收 ,现在敬老院共入住79位老人,管理良好,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巷子口镇现辖12个行政村、253个组,由于镇域面积大,群众来镇上办事非常不容易。镇党委政府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且积极改变工作作风,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变“拖着办”为“及时办”,变“随意办”为“规范办”,迅速及时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

  与此同时,广大党员积极参与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等活动。每年的春节、中秋节、七一等节假日,总能看到党员的身影。去年春节期间,镇上组织广大党员慰问困难群众,共发放优抚金37元余元,各类特困慰问金13万余元,发放过冬棉被167床;今年助残日为,镇上又现场募捐助残资金14000余元,对81户贫困残疾人进行了慰问。同时,全镇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组织对老党员、贫困党员进行慰问,共计送出慰问资金35000元。

  另外,在保障民本民生、推动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建立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包片连线制度等方面,巷子口镇创造出了一套“一线工作法”经验,即领导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加强与群众沟通,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切实帮助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

  围绕富民抓党建

  巷子口镇素有“量具之乡”的美誉,量具产业一直是该镇的传统产业。近年来,又有小水果和晒黄烟崛起而为外界所注目。镇党委政府一直把做强传统量具产业,做大小水果和晒黄烟作为等新兴农业产业作为带动山区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此,巷子口镇积极鼓励量具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又成功引进了两家绿色环保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光是这两家企业就可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400余人,每月可创造工资收入近80万。其中投资1200万的深圳创世富尔电子厂运行良好,正在规划二期工程扩建;而投入1600万元的通达钨钢塑胶饰品有限公司,已于上半年正式投产。

  在做强工业企业的同时,小水果产业也在不断壮大。巷子口镇充分发挥山区优势,挖掘山地潜力,大胆描绘“飘渺扶王山、万亩李世界”的“李”产业发展蓝图,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帮助下,精心打造的“百李之乡、万亩李园”和由长沙睿创科技投资的“十里画廊”及金枫园、扶峰、黄鹤等小水果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仅引进的富硒优质李一项,去年就获得了900余万元的收益。

  富硒优质李喜获丰收的同时,晒黄烟产业也来势喜人。目前,镇里已组建金枫园及扶峰两个土地流转合作社,落实烟叶面积2000亩,今年烟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农民增收效果明显,明年计划种植面积翻一番,达到4000亩。

  围绕典型抓党建

  今年下半年,巷子口镇召开的“发挥五老优势,推进四项教育”动员会上,一位年过八十的老人作为典型被推倒了风口浪尖上。这位老人就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战士、共产党员刘贤禹。

  1988年,刘老从供销社岗位上退休后,多年来退休不退色,一直在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和出力。刘老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唯一的爱好就是做好事。大到抢险救灾,小至修桥补路,或者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总少不了刘老的身影。几十年来,刘老资助过数不清的家庭贫困的学子读书,有的学子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人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飞平  宋秀闺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