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同陈立仁全家共进年夜饭
1月22日,兔年除夕,中午,雨雪交加,我骑着摩托车艰难的在满是泥泞的道路上前行,首站来到道林镇善山岭村危改户李国平家,李老和他老伴远远的在迎着,客套一阵走入危改新居,堂屋里已备好大盆碳火,新房墙壁上贴满了小孩子“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等奖状,笔者看到这里,一丝莫名的诧异和欣喜油然而生。
“我两个女儿学习蛮努力,懂事,在家搞学习,不要喊的。”李老告诉笔者,“一个初中一个高中,正是花钱的时候。就靠老伴在外做保姆赚点钱,嗨!我的脚残了,背上脱了两根骨头,没力气做事,田里活也靠老伴打点。搭帮有政府,好多问题好多事情都帮我解决得。”
李老伴端着糖果泡着茶插入话题:“11月份,县公路局的邓局长带哒一些干部到我家跑了好多趟,他们做事真的是用心,在起屋的时候,邓局长几次亲自送水泥送材料送钱;整个起屋的过程有公路局的陈望南干部专门跟进,陈干部真的是跟我们同吃同劳,他一有空就挑砖提石灰桶,起屋中他还垫付了9000块钱,确保了起屋的进度,公路局的这些干部完全就是我家的亲人哒。最近县政府的领导到我家来慰问,镇上的干部给我家送来了鱼、肉、油等过年物资;我家原来的土砖房有上百年之久了,烂得实在不行得,不能人工拆除,是村上的干部帮忙喊挖机来拆的。如果不是政府关心,做梦都未想过起屋,你看现在烧一点碳火屋里就很暖和的,如今住上新屋,我家一屋人都有奔头哒,有信心哒,再怎么样都要把两个女儿培养出来。”
李老听着老伴的滔滔不绝的描述不断的点头认同:“如今这样的政策帮了大忙,政府能设身处地的替我们着想,太感谢政府哒,我女儿在宁乡一中读书被列为特困生,每学期给予500块钱补助。现在邻居亲友有的送工,有的送菜米油的。”
透过碳火的光芒,李老和他老伴沧桑的脸上呈现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和感激……同李老家人两个多小时的交谈后,感觉浑身暖和,这是心灵产生共鸣的一种暖和。
从李国平家出发,近半个小时的车程,五点多钟,我来到了大屯营乡新民村陈立仁家。大堂红旺旺的柴火映衬着新年的喜庆,陈老质朴憨厚的笑容让人感觉亲切。他妻子正在厨房做着饭菜,满屋弥漫菜香。陈老领着我参观了他的新房:“我家是民政局援建的新房,真的感谢他们操心费力,虽然起屋欠了点帐,但今后有信心过日子,感谢党感谢政府。”
陈老身体不好,贫血,肝炎,做不了体力活;岳母娘是安化的,常住在他家,是个瞎子,生活要人照料;两个女都嫁了,有个是聋子,家里条件都不好。家里收入就是靠种的几亩薄田。陈老告诉我,政府对他家还是蛮照顾的,娘是五保户,每个月有些钱发,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
“准备呷饭咯!要不是有政府出钱帮助,起屋的事想都没想过。各级政府都关心我们屋里呢,最近到我家来慰问过……”陈老伴一边张罗着碗筷一边说着感激的话语。
餐桌上丰盛的乡村土菜,陈老特意拿出了珍藏的“烧壶坛子酒”,席间,大家举杯互敬,心怀感恩,畅谈人生,其乐融融;新房外,烟花飞舞,鞭炮轰响,崭新的一年在彼此憧憬与欢聚中走来。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鲁应龙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2/02/01/567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