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和雷锋的感人事迹。
随即,县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发出学习雷锋的通知,在全县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活动。3月26日,县委召开扩大会议,曾任雷锋家乡——望城县县委书记、雷锋曾为其当通讯员的县委第一书记张兴玉,在会上介绍了雷锋的优秀事迹,要求干部群众从四个方面联系实际向雷锋学习。随即,全县出现了一股学雷锋的热潮,一时间,楚沩大地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各行和业你追我赶。如煤炭坝煤矿共青团员在学习雷锋活动中掀起生产高潮,3月份生产原煤17872吨,比2月份增产10.6%。3月22日,全省有名的“花桥民兵”——巷子口公社花桥大队的五位民兵,以雷锋为榜样、帮助一贫农抢险救灾、重建家园的事迹,受到湖南省军区的表彰。5月12—13日,全县普降暴雨,平均降雨量达200多毫米,多的地方达300多毫米,90%的公社、60%的生产队受灾。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县委带领干群用雷锋精神奋勇抗灾救灾,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例。运输部门为抢险投入船只205艘、干职工405人,有三分之一的干职工连续两天两夜未合眼,抢救出被水淹的群众1300多人、物资150多吨。
这年7月15日,花明楼区杨林桥公社戚家山大队28岁的党支部书记李定国为抢救落水青年周剑田英勇牺牲。这个典型由公社党委向区委和县委汇报后,区委立即向在该区负责社教试点的湖南省委候补书记苏钢、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正、益阳地委书记孙云英汇报。
省委认为,李定国是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典型,学习雷锋的榜样。刘少奇主席家乡出了这样一个舍已救人的李定国,真是了不起。7月25日,省委在省军区礼堂举行隆重的追悼会。会场悬挂着“沉痛悼念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党支部书记、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李定国”的巨幅会标,参加追悼会的有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省政协及省委直属机关,驻长部队、厂矿、企业、高等院校和长沙市郊区人民公社的干部2000多人。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省委宣传部长秦雨屏,组织部长郭森和副省长尚子锦出席。
8月6日,中共湖南省委发出《关于开展学习李定国运动的决定》。宁乡县委也发出文件,把学习雷锋、学习李定国推向新的高潮。为了宣传李定国的事迹,县里举办了介绍李定国模范事迹的展览会;创作出了以李定国为题材的花鼓戏、相声、弹词、小演唱、歌曲等文艺作品;制作了一批李定国事迹的宣传画、幻灯片,到各公社、大队宣传;张贴巨幅标语、横幅、对联,开办宣传柜窗宣传李定国事迹;印发李定国事迹宣传资料8400份。各级团组织成立了学习小组,协助各级党委组织了720名报告员,举行报告会2539场,听众达42万余人次。
花明楼区学习李定国率先掀起群众运动,区、公社、大队、生产队共举办大小报告会614场,讨论会543次,座谈会242次,共有18390人次参加,李定国的事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该区水灾之后又遭干旱,全区干部和群众在李定国精神鼓舞下奋起抗灾,一位失去视力的共产党员坚持车水21天;63岁的五保户彭二阿婆主动请求包干3分田挑水抗旱。全区还出现了很多“见困难就上,见方便就让”、“舍己为人”的感人事例。1965年8月13日,花明楼公社双江大队一个8岁小男孩为抢救落水的8岁小女孩献出了宝贵生命,成为雷锋、李定国精神哺育下的又一个小英雄。
1964年2月,县委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就全县深入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学雷锋、学李定国作了统一部署。2月26日,县委发出《关于组织全县农村干部、社员认真学习〈继承李定国精神〉等6面红旗的通知》。全县中小学对学雷锋、学李定国作了具体安排。5月8日省教育厅发出《教育少年儿童学习雷锋、李定国、欧阳海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高贵品质的通知》;团省委发出组织团员、青年学习雷锋、李定国的通知;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团中央联合发出农村中小学购置《人人学习李定国》(曲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宣传李定国的连环画)的通知;省委发出关于组织上演《李定国》、《杨立贝》等一批好剧目的通知。11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的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的文章指出:“湖南人民熟悉的贫农李定国,也是一位雷锋、欧阳海式的舍已为人的伟大的共产主义主义战士。还有许许多多活的雷锋,活的欧阳海,活的李定国”。
自此,李定国成了宁乡人民、全省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飞平整理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2/02/15/5677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