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雷锋传人 道德宁乡】党性与诚信的坚守者
2012-03-05 09:05:51 字号: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她却以年迈之躯,演绎出了现代传奇,她为党、为信义而承诺,为群众、为良心而奔波,无限辛酸皆不悔,只留诚信在人间。她是一面旗帜,一面飘扬在老百姓心中的党旗,永恒而光芒……

  “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党的教育,她从小铭记于心,也实践于行;“内诚于心,外信于民”,昔日的誓言,她时刻谨记于怀,也始终恪守。连任40年的村妇女主任,她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个人”,是群众心中最贴心的领导;近10年的漫漫还债路,她历经坎坷挫折,却始终不改初衷,用一诺千金的行动兑现了对村民的庄严承诺,用坚定脚步踏出了一条“诚信”之路。她叫南凤梅,坝塘镇保安村的一位已经66岁的普通党员。

  找到南凤梅时已近天黑,她刚刚进货回来,气喘吁吁,花白的头发已被雨水打湿,见到我们,她那被岁月留下痕迹的脸上露出了略带着不好意思的朴实微笑。她带我们来到租住的居所,一个约摸10多平米的房间,里面摆放着两张床和一些杂物。无处落座,我们就在床边坐下来,这位女老党员10年还债路的酸甜苦辣和坚定执着让我们心潮难平。

  “决不能辜负党和群众对我的信任”

  上个世纪90年代,正是农村储金会风靡一时之际。时任坝塘镇金湾村(现该镇保安村)妇女主任的南凤梅在领导和群众的一致推举下,开始兼职该村储金会会计,这个职位她一干就是7年。7年间,当地很多老人奔着南凤梅的信誉和为人,把自己的养老钱交到了她的手中。2002年,金湾村的储金会和许多地方一样,形势相当不乐观。许多该还钱的村民无法还钱,而许多储户却都要求取钱。巨大的难题出现在南凤梅的面前。“群众那么信任我,尤其是很多钱都是村里的老人省吃俭用留下养老的,都说放在我这里放心,手续办理也方便。我当时就想无论如何也要把这缺口补上。”群众对南凤梅的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让她下定决心要把钱还上。而此时,储金会其他同事家中也并不宽裕,考虑到同事们的难处,南凤梅一肩挑起了这个本不属于她的还债重担。

  当时的储金会已经是一个空架子,无奈之下,南凤梅开始前往每个储户家中,把此前的存款全部算上利息,再重开存单。这样,连本带息,南凤梅需多付1万多元。4万多元的本金,加上1万多元的利息,这对于南凤梅这样一个行将退休的老基层干部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然而,南凤梅没有退缩。退休的那一天,她向储户们郑重承诺:“我的人虽然退出了,但储金会的欠款,只要我人还在,就一定会尽自己的一切能力还给你们。”

  这一承诺让当地群众相当吃惊,储金会的钱并不是南凤梅欠下的,她为什么要揽上这种事呢?南凤梅的一席话解答了大家的疑惑:“我是一名党员,从小受党的教育,工作40年,一身清清白白,我决不能因为储金会这点钱,影响了群众对党的看法,也决不能辜负党和群众对我的信任。”从此,已经50多岁、本该安享子孙绕膝之福的南凤梅放弃家中安祥的生活,背井离乡,迈上了她的漫漫还债路。

  “苦点累点没关系,把群众的钱还了,我心里就踏实了”

  考虑到自己已经年纪大了,做体力活已经不行,南凤梅思虑再三,决定做点小生意。2002年,南凤梅在信用社借了1000元,来到宁乡沙河场开了一间小店,开始了她挣钱还债的第一步。离开村子时,她告诉储户们:“你们放心,我不会走远,我就在宁乡的沙河市场。如果急需要钱用,就打电话或者亲自来。要得多就提前几天和我讲。”

  身上背着这么多的债,南凤梅心里其实很着急,常常失眠。“我经常在心里默念:毛主席,我是党员,保佑我身体好,能挣钱把债还清。”说起这个时,她有点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有点迷信。

  每天五点半左右起床开业,晚上十点多关门,十年寒来暑往,除了春节的几天外,南凤梅就算是生病,也会坚持在店里打理,放不下店里能挣点小钱的小生意。10年间,南凤梅生过几次大病,但她都挺住了,吃点药打两针就对付了,她舍不得花住院的钱,也舍不得买太贵的药。10年来,为了省下车费,每次进货,她都是自己用手提或者让老公用三轮车蹬,为此,她和老公的手上遍布划痕和茧子。为了省钱,10年来,她和老公就挤在我们采访时所在的狭窄房间里,偶尔孙子放假还会过来住几天;10年来,南凤梅舍不得为自己添置一点衣物,在她的房间里,我们看到,没有家具,甚至被窝、衣服、鞋子也都是经过缝缝补补的。“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把群众的钱还了,我心里就踏实了。”采访中,她一直向我们强调这一点。然而,几百块钱起步的小生意,挣的钱只能以分以角计算,离5万多这个数目还相差甚远。

  南凤梅做的是小生意,常常还了钱以后连进货的本钱都没有,只得一点一点又攒起来。2003年,为了帮妻子还债,南凤梅的老公在街边做生意时出了车祸,大脑受伤,次年又中风,大脑留下了后遗症,从此所有的重担就落在了南凤梅一个人的身上。然而,2005年,不幸却再一次降临到这个已近花甲的女人身上。那一年,她的女儿身患癌症,精神上的煎熬,物质上的紧缺,并没有挡住南凤梅还债的决心。在照顾女儿的几个月里,她顾不上奔忙之苦,在老家坝塘镇和县城之间来回跑。然而,她的生意还是受到了影响,实在无力还钱时,她只能一一和储户讲清。“那时白天笑脸做生意,晚上暗自流眼泪。”但那一年,南凤梅还是还清了两户的债务。

  虽然做小生意还债之路相当艰难,但南凤梅从来不会去占顾客的小便宜。说话间,她从一个盒子里拿出两张100元的钱出来,她告诉我们,那是顾客趁着她不在的时候,付账给老公的假钞。200块钱,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极小的数目,但对于南凤梅来说,说不定又可以减轻一笔债务。但南凤梅还是把这两张假钞收了起来,“我看到的时候真的急得不得了,但是我又不能说,也不能去骗别人啊,只好收起来。”

  “做到每个储户都满意,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每挣到一点钱或者哪个储户家里需要钱,南凤梅就会让老公把钱送过去。“我肩负着群众的利益,只有做到每个储户都满意了,我的任务才算完成了。”抱着这样的信念,10年间,不论什么情况,只要哪个储户说要钱,南凤梅都会想办法送去。

  2009年,储户周国兵前来拿钱。本来本金是960元,多年来利息大约150元左右。但南凤梅觉得他年纪大了,一个人很不容易,在利息上便多给了100元。这一举动让周国兵感动不已。

  储户徐淑连老人病了,得知消息后,南凤梅紧急筹钱送到了老人的病榻前,还多付上了200块钱利息,把老人感动得涕泪交流。“她把自己累成这样,省吃俭用,吃苦还钱,真的是我们的老模范啊。”一位名叫郑义初的储户说起南凤梅时敬佩不已。

  受南凤梅感染,有的欠款群众主动把钱还给了南凤梅,虽然一共只有几千元,但也是对南凤梅行为一种莫大肯定。南凤梅还告诉我们,还有些储户把利息送过去也不愿意要。储户们纷纷说:“她一个女人家,年纪也大了,能够把我们的本金还上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南凤梅的住所,我们看到了两个厚厚的账本,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年×月×日,还××多少钱,结欠多少。在一位储户的账上,我们看到,3200元的欠款,一共还了14次。每次还的都是一小笔,但一条条账目,是南凤梅艰辛却坚定还债的最有力证明。2011年8月,南凤梅终于把储金会的所有欠款都还上了。这一刻,笑容绽放在了她饱经风霜的脸上。“自接受党的教育起,我就暗暗发誓要一生清清白白,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群众对党员的信任,内诚于心,外信于民。”南凤梅顿了一下,坚定地说道,“我认为自己真正做到了。”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倚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