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光 摄
3月25日,双江口镇白玉村一村民家的两个孩子正在吃地菜子(荠菜)煮蛋。“三月三,地菜子煮蛋呷一餐”是三湘大地沿袭千年的传统。可因为3月23日(农历三月初二)一条在网络、手机短信中广为流传的“温馨提示”——今年地菜子熬蛋吃了中毒,让很多群众为安全起见而将传统“抛弃”。直到3月25日,不明真相的群众才从报纸、网络得知,所谓“温馨提示”纯粹是以讹传讹的谣言,所以尽管“三月三”已经过去,还有很多群众扯回地菜子,煮上鸡蛋补上这一错过的传统。
“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所以一到这一天,民间就有“地菜煮鸡蛋”的传统习俗,营养丰富还可治病。不过今年,从3月2日(农历,下同)晚上开始,记者就接连收到“吃地菜煮鸡蛋会中毒”之类的信息,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这一消息大约3月2日晚21时许突然大范围“求证式”传播。那么,真相究竟如何?
相关部门:纯属谣言
针对“地菜蛋中毒”的消息,县食安办、县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单位于3月3日上午召开了紧急会议。县食安办主任周旭文表示,根据他们调查,传言因阴雨天气造成地菜蛋有毒纯属谣言,他提请广大市民不要听信谣言。
针对传言中所说的我县人民医院吃地菜蛋中毒已死6人的说法,记者来到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调度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2日晚10点左右开始,就不断有人打电话前来问询此事。“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接到一例有关地菜煮鸡蛋而导致中毒的病人,医院也没有接到这样的病例。”
在县中医院,记者得到的也是相同答复。
专家观点:“地菜煮鸡蛋会中毒”毫无科学根据
据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夏文斌介绍,地菜又叫荠菜,虽是野菜,但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而且钙、铁的含量也比较高,具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之功效。三月三前后一周,都可享用“地菜煮鸡蛋”。“民间盛传三月三,地菜煮鸡蛋,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针对今年地菜蛋中毒一说,夏文斌表示,“纯属谣言,毫无科学根据。一是连续阴雨天气及日本的核辐射造成地菜有毒从科学上讲是不成立的;二是谣传多地发生病例,经调查核实是不存在的。”
但他也提醒广大市民,地菜属于野菜,在采摘的时候与一些毒野菜难以鉴别,如狼毒草、苍耳子等,要多注意鉴别,以防中毒;同时血脂代谢紊乱的人,由于鸡蛋黄含胆固醇高,建议不吃鸡蛋,只喝地菜水。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倚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2/03/27/5676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