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宁乡籍明代大儒吴道行事略
2012-04-20 12:43:05 字号:

  2012年3月14日《长沙晚报》载称,于岳麓山茂密树丛中寻出300多年前明末岳麓书院最后一位山长吴道行的墓。经过查阅历史资料,请教文史专家,我初步推定吴道行的祖籍是宁乡。因此,想借《今日宁乡》一角介绍这位先贤。

  吴道行是张元忭的高足

  明代理学大师王守仁的再传弟子、浙江山阴人张元忭于万历十年(1582)主教岳麓书院。当时正值张居正严禁天下书院自由讲学,岳麓书院也停止了讲学。自张元忭主教岳麓之后,讲学之风才又渐渐兴盛起来。“士风翕然丕变,湖南正学,绝而复苏”。

  张元忭在岳麓培养了很多知名学生,吴道行就是他最得意的一位。吴道行系张栻高足、开禧北伐功臣吴猎之后。吴道行因屡试不中,未能走上仕途,一生以讲学授徒为业。他从小就对岳麓书院情有独钟,“方七岁,闻长老谈岳麓先贤讲学,便肃然倾听。指示古来忠义大节,辄色喜”,为先贤之忠义大节所感动。张元忭讲学岳麓后,已逾而立之年的吴道行,拜其门下,与之“大畅良知孝弟之旨,一时遂相引重”,深得张元忭的赞赏。此时,被张居正禁废的长沙惜阴书院得以恢复,吴道行被聘为山长。崇祯六年(1633),他任岳麓书院山长,长达十年。

  吴道行是王夫之的老师

  吴道行作为明代岳麓书院最后一任山长,致力于传承朱张之学,力纠王(王守仁)学之空疏流弊,使明末长沙岳麓书院与无锡东林书院成遥相呼应之势。史籍称他“留心经史,百家诸子,兵饷军政之属,剖决利弊,悉见施行”,可见其学重在务实。学术上,他反对王学末流的荒诞,“笃伦敦义,讲学穷理”,“自余著述,藏之家乘,扬之国华”。吴道行提倡治国平天下的“有用之学”,十分接近极力维护理学正宗的东林学派。东林学派传人无锡高世泰称赞吴道行“道以朱张为宗,与文端(顾宪成)、忠宽揆(高攀龙)固一也,可不谓衡湘之贤哲哉”。肯定他与顾宪成、高攀龙思想的共同之处,以及他们对承传先贤学问的贡献。崇祯十四年(1641),高世泰任湖广按察使佥事提督学政,次年来岳麓讲学,并协助修葺书院。吴道行与高世泰成为至交好友,二人共同为恢复理学正宗,培养湖湘弟子而竭心尽力。他们的最大功绩是培养出了像王夫之这样的一代贤才。王夫之在吴道行任山长、高世泰来院讲学期间进入岳麓书院学习,成为明代岳麓书院最杰出的学生,后来成为与顾炎武、黄宗羲齐名的大思想家。

  吴道行绝食殉国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明王朝覆亡。吴道行“郁郁不自得,一日趋吉藩故邸,望阙痛哭展拜,舆归(岳麓)山中,不食而卒”,以身殉国殉君,表现了“衡湘贤哲”的清白与高洁。死前他留下遗言:“惊闻北事,主亡臣辱,痛之如何!予以诸生,食恩累代,独非草莽之臣哉……笔搁而舆至,将以吉日遄归,集儿女罗拜,从此从先帝于地下矣!”他面对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和清兵入关、长驱中原的“北事”,作为承明朝皇恩的诸生,既痛恨倾覆明王朝的农民军,又不堪忍受满族入侵的残酷现实,只得以死明志,最终实现了他的老师张元忭所教诲的“爱国忠君仗至诚,休将一念坏平生。勿欺请绎宣尼训,留取丹心答圣明”的人生理想。

  明代最后一任长沙知府堵胤锡为其撰《吴嵝山墓碑》,今墓碑已毁,幸清代陈运溶将其全文收录在《湘诚访古录》中,才得以流传。碑文中云:

  长沙之岳麓,为距于郡,为客为贤者区薮,为名物景光。先生当若地,近厥幽居,讲学于山堂,志纪其胜迹,而不足以竟先生之奇,毕岳麓之事。于是怀忠感赋,绝笔甲申,千秋已矣,一笑冥冥。度麓阡陌,升麓冈原;营苍莨以载魄,抱苍白而长眠。先生以岳麓为生死焉。

  吴道行祖籍宁乡

  我曾与李砺先生一起整理过《历代宁乡书画家传略》,因此对“吴道行”记忆深刻。读完《长沙晚报》报道后又查阅康熙《宁乡县志》,见《续先正列传》记载:

  吴道行,一之,别号岣嵝,天山公少子。早有才艺,美风度。一日读遗书而泣,刻意向学,进于博雅。躬行醇粹,饮人以和。多从授毛氏《诗》,名藉藉起。书法拟文衡山(即文征明),画亦萧疏有致。古文、近体诗皆宗七子,而于图史、丝竹之间咸雅尚也。故能令亷吏业不坠,且其子孙式榖(言用善道以教子孙,使之为善)矣!授筠阳司训,卒于官。里人争赙以归公榇,私谥曰“文懿”。先生所著有《岣嵝稿》。当时,碑板、屏帐、志乘,多是其书。

  参考其他资料得知,吴道行生于1560年,卒于1644年,享年84岁。一字见可,又号嵝山,世称嵝山先生,为万历四十四年(1616)恩贡。

  康熙《宁乡县志》载吴道行为天山公少子,天山公即其父吴绍周。查康熙《宁乡县志·先正列传》,有吴绍周传记:

  吴绍周,景伯。理学文章悉得于大洲杨升庵(即杨慎)诸公。间历官四地,在在与弟子员讲求心性,尤能化及彝(即夷)类,故吕开府、刘直指(直指为官名)有“彝风尽革”之荐。流寇过治境,相戒“吴青天黎庶毫不敢犯”,其诚信动人如此,滇卫间至今犹尸祝之。典试山西,分校《滇南程录》皆出公手。尝清云南府藏,得没籍二千金进之台省,助征凤寇饷,已获钦奖。第其介性凛凛,不欲枉以从时,即坎坷半剌,萧然赋归无憾也。居家爱敬二亲,终始顺志。于二兄犹父事之,邑中称孝友无间。性耽著述,有《训士约言就正录》行于世。

  综上所述,可知吴道行是宁乡籍明代大儒、岳麓书院山长,又是著名书画家。吴道行上承张栻、朱熹、张元忭,下开王夫之,是湖湘文化重要传承人,而且志洁行高,深为后人敬重。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夏时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