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温馨忆往]乡村童年美食
2012-05-25 15:15:07 字号:

  我的家乡位于美丽富饶的沩水河畔,那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那里风景如画,民风质朴。如今我离开家乡10多年,在城市工作、安家,但家乡的一草一木常常入梦,尤其那乡村童年的美食啊,每日里迎来送往、珍馐玉盘之际,总是让我回味不已。

  春天里,春草勃发的季节,树也跟着抽出绿芽。老家的小山上,遍种着油茶树,这种树一到春天,如果长快了,就会长出一些可以食用的厚厚叶子,或者结出像小桃子一样的果子。我们把那种厚叶子叫做“茶片”,把小果子叫做“茶窝泡”,那都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沁甜沁甜的美食!每到春天,放学后我们便往油茶林里钻,到树上寻找属于我们的美食。“茶片”必须要挑白白的脱了皮的,还没有脱皮的,吃到口里涩涩的。多年以后,在大城市的水果超市里吃到人参果和杨桃,我忽然发觉,“茶片”的味道,不就是人参果和杨桃的混合吗?

  吃了油茶树赠予我们的美食,接下来便是那满山坡的“乌泡子”了!其实,称它为“野生草莓”大家可能更容易接受。因为它长得就是草莓的浓缩版的样子,都说浓缩的是精华,我觉得这“乌泡子”也不例外,它比城市里卖的草莓更好吃,酸酸甜甜的,全然没有城市里草莓的那股水味。“乌泡子”大约4月份的时候成熟,它是渐渐地由青变黄,再变红的……变黄的时候就可以吃了,不过还有点酸;等它完全变红的时候,就是甜的了。“乌泡子”不光是小孩子喜欢的零食,就是大人们到了“乌泡子”成熟的季节,也要摘一些解解馋的!

  到了秋天,大山给予我们的就更丰厚了!首先是满山的“毛栗子”等着我们去采。这“毛栗子”也就是板栗的浓缩版,比板栗的球球小,但一样的满身都是刺,必须要掰开了刺才能吃到里面的栗子。也有自己爆开了的,我们称它为“爆毛栗”。这种自己爆开了的,里面的栗子常常滚得满山都是。

  吃了“毛栗子”,接下来便是采蘑菇了。初秋季节,一夜秋雨过后,那山林里便冒出许多的蘑菇来,我们一般将它统称为“菌子”。那时候很向往的一项工作,便是去山林里“捡菌子”。菌子一般长在比较湿润的林地上,矮矮的,都生在比较隐蔽的地方,需要好眼力才能发现。捡菌子捡得多的,一般都是眼睛比较“尖”的小伙伴。因为这活干得多了,我们自然能分辨出哪些是可以吃的,哪些是不能吃的。我们最常采的是“石灰菌”和“雁鹅菌”,还有红菌子,长在褐色的林地上,很容易被发觉,因为容易采,就觉得吃起来也没那么大味。石灰菌顾名思义,是白色的,新鲜的比较难吃,但晒干了的却是我的最爱……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不常吃的:春雨过后,河边山里,只要有草坪的地方,都会长出一种黑黑的像木耳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地木耳”,吃起来很嫩,可生吃,也可以煮熟了吃。还有好多好多,糖基丫、刺生子、狗柿子……而今,远离了故乡的山水,尝过了各种美食,而那些“茶窝泡”、“乌泡子”、“毛栗子”……还是经常入到我的梦乡,成为永远也挥之不去的记忆。

  (请作者见稿后速与本报联系)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英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