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觉哉同志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优秀的共产党员,“延安五老”之一。他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幸福鞠躬尽瘁。他在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横行时期,忧国忧民,心情抑郁,不幸于1971年6月15日逝世,终年87岁。
谢觉哉同志1884年生于湖南省宁乡县的一个山区农村。他在青年时期就怀着爱国爱民、救国救民的崇高信念。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大好河山为帝国主义瓜分,人民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谢觉哉同志忧心如焚,锲而不舍地寻求拯救祖国的真理和振兴中华的道路。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拥护,四处奔走,发动学生和工农群众,学习革命知识。1921年,由何叔衡、毛泽东同志介绍,加入湖南新民学会。他主编的《湖南通俗报》成了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有力阵地。他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了改造中国的真理,欣然以从,于192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写信告诉家里人说:“我国在这十年内若不振兴,必至亡国,说不定至于灭种,万不能在这要生不生要死不死的路上停滞。革命前途未可知,我已以身许党。”他就是这样自觉自愿地于四十岁以后踏进“一条伟大而艰险的革命大路”,同时准备为了真理而去经受生死的考验。以后几十年严峻斗争的事实证明,谢觉哉同志始终不改初衷,在他所选择的革命道路上,百折不挠,一往无前。他忠于革命,忠于人民事业的一片丹心永垂史册。
廉洁奉公 甘做人民的公仆
谢觉哉一生,不谋私利,不图虚名,廉洁奉公,艰苦朴素,实事求是,数十年如一日,甘做人民的公仆。他是廉洁奉公、实事求是的典范。
1939年2月,谢老调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的困难,他发动大家开荒种地,养猪养鸡,以改善生活,增强学员体质,并创办了中山合作社,自己动手盖食堂,建造礼堂。在大礼堂落成时,毛泽东亲自题写了“实事求是”的大匾。从此,“实事求是”这句名言,成为我党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传统,也成为谢老一生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陕甘宁边区成立后,谢老担任边区中央局副书记,兼任边区政府秘书长,主持参议会工作。他在这些任职期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经常针对当时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在党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上发表文章,反对种种不实事求是,不廉洁奉公的作风和行为。
谢老精于政务,勤于政务。他在土窑洞、油灯下,日理万机料理政务,经常写文章、日记,终于积劳成疾。毛泽东给谢老的许多信件中,有一次恳切地写道:“死者已矣,生者务宜注意。关于你及林老的工作及生活,亟宜调节,务不过劳。”但他还是日夜为边区的政权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疾苦,呕心沥血。正如延安的老同志为谢老祝寿赠诗所说:“为党献身常汲汲,与民谋利更孜孜;岿然议席称前辈,万口腾传载道碑。”
秉公执法 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谢觉哉同志既是革命司法制度的重要奠基人,也是秉公执法的好法官。他在各个革命时期都参与立法工作,在中央苏区担任中央工农政府秘书长、内务部长时,就起草过《劳动法》、《土地法》和《婚姻法》等法规、法令,体现了处处为民的司法观点,对巩固和发展中央苏区起了重要作用。
1959年,谢觉哉同志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当时,法院工作正受到“左”的影响,许多正常的法律程序被一些人看成是旧法而被批判。法院正常审判制度也被代之以搞群众运动的方法办案,甚至出现电报报案之类的做法。谢老到最高人民法院后,顶住了“左”的思想,果断地向中央请示要求立即废除电报报案审批制度,很快得到中央批准,实行报案同时报送案卷的规定。谢老强调院长、副院长等领导干部要亲自看一些案卷,办几件案子,便于从中了解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提高办案质量的关键。他以身作则,带头阅卷,使一些重大疑难案件得到正确的判处。
鼓励儿子到艰苦的地方去
1971年元旦刚过,谢觉哉最小的儿子亚旭就要离家去参军了。临行时,谢老在病床上高兴地对亚旭说:“远离爸爸妈妈,到艰苦的地方去当兵好,那里能锻炼人。”
谢老平时很重视对子女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只要有空,谢老就把孩子们叫到身边,讲自己离开条件优越的家庭,投身革命,在贺龙同志领导闹革命的洪湖地区办报纸,搞宣传工作,以及在长征中爬雪山,吃青稞的经历。同时,谢老还创造条件使子女尽可能多地得到一些锻炼。院子里有块空地,谢老在休息时间带着大家翻地,种菜、瓜、豆,还养了猪。在谢老的严格教育下,孩子们心灵中从小就埋下艰苦奋斗的种子,决心长大了要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当亚旭想去当兵时,谢老夫人王定国同志曾经考虑:一来亚旭是谢老很喜欢的小儿子,他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到广东、新疆、内蒙古等地工作,不在身边。二来谢老长期生病住院,也需要有个孩子在身边帮助照应,于是向谢老建议“能否让亚旭在近处当兵或者当个工人。”谢老说:“青年人志向四方,父母要支持孩子实现革命理想。还是让他到艰苦的地方去。”王定国同志知道,谢老一向对子女要求严格,也就同意了。后来亚旭到一个离城市很远的山沟里当了一名普遍战士。
谢觉哉同志是人民的公仆、干部的榜样。他一参加革命就做领导工作,但他艰苦朴素,从来不搞特殊化,不谋私利。他经常谈到旧中国是个“官国”,到处是贪官,使旧中国长期愚昧落后,任人宰割。他认为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不是官,必须自觉地清除旧社会留下的“官风”。有个县委曾为照顾他,专修一小段公路。谢老知道后非常不安,说:“修车路,不是对我的尊敬,而是对我的不尊敬,人民看了,要说谢胡子是个官,是个架子很大的官。”他对子女要求很严格,不允许搞特殊化。群众赞誉他当官不象官,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淑兰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2/07/04/567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