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谢南岭与沩山起义
2012-08-01 15:37:28 字号:

  1927年,为反对国民党反动军队许克祥部的“清剿”,谢南岭等发动沩山起义,反抗军阀许克祥,悲壮失败。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特以此文纪念沩山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爱国军民。

  1927年6月,中共中央为了适应湖南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指定19人组成新的省委会,并派毛泽东回湘担任省委书记。新的省委制定了《中共湖南省委目前工作计划》,提出和采取了一系列挽救革命的措施,措施之四是采取多种形式保存工农武装,这项措施其中之一是“上山”。毛泽东指出:“上山可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中共宁乡县委遵照新省委的指示,根据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高涨和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条件,领导和组织了沩山起义,又叫沩山暴动。县委军事委员严岳乔具体领导和组织这次暴动。县委委员、县农民协会自卫部长喻东声,县委委员闵贡畴,县农会委员长梅冶成等,都积级参与武装暴动的领导组织工作。徐尚达、陈仲怡、李甲农、尹泽南等中共党员也参与了。全县的共产党员约有半数参加了这次暴动。

  暴动的武装力量由三部分组成:即宁乡县农民自卫军总队及各区、乡农民自卫军、宁乡县总工会及双狮岭煤矿工会所属工人纠察队和各乡农民纠察队。此外,不少农运、工运、学运和妇运的积极分子及干部亲属自动参加。总计约1500人。暴动队伍统一编为宁乡工农自卫总队,又称工农义勇军。总队共编4个中队1个特务排,计有长短枪600余支。总队成立了党委,由严岳乔任书记,梅冶成、喻东声、闵贡畴分别负责宣传、组织、民运等工作。总队设有秘书、联络、军需等部门。谢南岭为军事总负责人。

  6月21日,谢南岭率宁乡农民自卫军总队开赴黄材准备暴动,并通知各区农民自卫军限期到黄材集结。28日,工农自卫总队全体干部战士及自动前来参战的梭镖队、徒手人员共约1500人齐聚黄材姜公桥下河沙洲,举行誓师大会,高呼:“打倒蒋介石!”“消灭许克祥!”等口号。浩浩荡荡,挥师西进,占领沩山。29日,暴动总队在驻地沩山密印寺大院召开军民大会,公开宣布工农武装暴动,誓死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革命斗争到底。

  为了巩固暴动形成的武装割据,中共宁乡县委筹集了大量粮食和物资,保证部队的给养。暴动总队还自行印发“财券”,每张面值1元,流通于沩山周围各乡。山下群众称暴动总队为“沩山政府”。

  8月中旬,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扑灭宁乡的革命烈火,派张国威下面的陈炳谦团开赴黄材,围攻沩山。敌人先派人诱降,遭到拒绝,遂以武力“围剿”。暴动总队在沩山坚持斗争三个多月。同反动势力开展了政治的、经济的和军事的斗争。在政治斗争方面,团结寺僧、人民群众,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得他们支持;加强与周围地下组织联系,建立外围组织;处决叛徒;清除敌探;粉碎诱降;寻找省委,争取其加强对部队的领导和支援。在经济斗争方面,用向土豪劣绅摊派、征调、没收、借用和购买等方式,筹办给养。在军事斗争方面,首先确立军事指挥体制,明确工农义勇军不再是农民自卫军,而是一支军队,统一指挥,军事上由谢南岭负总责,严守纪律;作四路兵布置,其中三路警戒益阳、安化、宁乡唐市来犯之敌,一路驻守密印寺,保证总队安全;根据宁乡、安化、益阳三县团防武装纠合在一起,向沩山包围态势,伏击了月山铺,击退了官山偷袭,不仅挫伤了反动势力锐气,鼓舞了战士斗志,而且缴获步枪数十支、子弹数千发。

  9月初,严重的白色恐怖,迫使沩山周围的人民群众一批又一批上山避难,粮食困难与日俱增,武器装备断了来源,特别是战士报仇雪恨心切。在这种形势下,时年27岁的谢南岭,感情冲动,不经党委研究决定,擅调三个中队下山,奔袭黄材,不但战斗失利,而且暴露了部队实力。部队党委严肃批评了谢等人的错误,同时决定部队向安化方向转移,寻找新的立足点。总队率领400余人枪,转移到安化大尧山区后,在当地农民的支援下,部队进行休整。此时,势单力薄,处境艰难。在当地党组织支持下,总队负责人决定由大尧经小淹转移到雪峰山建立根据地。部队转移途中遭到安化团防袭击,谢南岭率部击退安化团防后到达小淹。后又遭安化团防几次围攻,处境更加困难。适逢国民党新编独立第五师师长陈汉章,为了扩充实力,派营长刘正球以同乡关系与谢南岭接洽,谢表示同意,当即率余部200多人枪投奔陈部,仅留下队团指挥机关在小淹。谢南岭因此受到党组织的严厉批评。至此,宁乡县委领导的沩山暴动遭到失败。但是,这次起义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比南昌起义还早月余。

  9月下旬,谢南岭在安化小淹同严岳乔、梅冶成分手后,把队伍带到溆浦底庄,正式接受陈汉章改编。部队先编教导团,因人数不足,后改为教导营。谢南岭、陈仲怡任正副营长,徐尚达、李鹿门分别担任营部副官和书记官。不久,严岳乔化名李子方,协同谢南岭等在营内建立党的组织,营部设立党委,成员为严岳乔、谢南岭、徐尚达、陈仲怡、李甲农、尹泽南等人。各连也建立了支部,由欧朗生、杨亮安、张达等人担任书记。

  1928年4月,谢南岭发觉一、二、三连连长陈英俊、杨亮安、刘麓生都与“圈子”(即土匪)有联系。于是报准师部,把他们一起撤掉,改由陈仲怡、王柱涛、李甲农接替他们的职务。陈英俊等怀恨在心,到了洪江师部,就向陈汉章控告谢南岭勾结严岳乔,要把队伍拉走。陈当即派便衣队到黔阳先捉严岳乔。严事先闻讯,避往常德。便衣队就拘禁原陈英俊连管事务的欧朗生(党支部书记),要他供出营内党的组织以及严岳乔与谢南岭的关系。欧始终坚称不知,便衣队未能获得证据,就叫全连士兵具结保释欧朗生了事。自此,陈汉章对谢南岭大起疑心。

  几天后,师部忽然下令,全营一律徒手到莲花池操场集合。到了那里,师部军训处长陈方甲,宣读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一纸电令:“兹有宁乡共匪巨魁谢南岭率领400人枪,投到该师,充当教导营长,着即全部缴械,并将该营长押解来省,听候究办。”宣读后大喊:“官兵愿留者不咎既往,愿去者都发给路费。”谢南岭随即被陈方甲带往师部。全营官兵回到营地后,许多党、团员连路费也不领,就换上便装离开了洪江。

  谢南岭到师部后,陈汉章并未把他解往长沙,而是委他为该师第一团团副。11月间,陈汉章把他叫到师部,说道:“把你派到一团并非要你照旧做官,而是静候上面处理。现在过了两个月,不见动静,看来不会要你这个人了。我解除你的职务,你可以自由行动。”随即谢南岭离开了洪江,取道宝庆(邵阳)回县,寻找党组织,当他路过龙潭司时,遇上了驻扎在该地的陈汉章部补充营长刘正球。刘是一个见利忘义之徒,虽然他在溆浦时与谢结成兰谱兄弟,但这时谢南岭是国民党反动派要缉拿的“宁乡共匪巨魁”,捉住可得重赏。于是一面假惺惺留谢暂住,一面密报长沙。谢未加细察,遂中了他的诡计。随即长沙来电,由刘将谢押送宝庆某师师部,转解到长沙。谢到省后,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始终没有供出组织和同志,实践了他的“绝不叛党”的誓言。这年底,他在长沙浏阳门外英勇就义。谢南岭是谢觉哉的侄子,他最终为党的事业以“杀身成仁”,谢觉哉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

  刘淑兰整理

  县史志档案局供稿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