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祖祖辈辈都是靠租田耕作的贫农,自家地无一分、房无一间,而传家宝却有八个字:“勤奋建业,诚厚待人”。
从我懂事起,长辈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宁可饿死,不可偷盗”、“任何时候都要堂堂正正做人。”随着年岁的增大,这些话儿慢慢在我心中打下了烙印,渐渐懂得了每句话的含义。正是因为打心眼里记住了这些话,我小时候尽管调皮捣蛋,干过不少大人们认为的“坏事”,却从没出格,不仅没偷过,连想都未想过去偷。因为觉得要是偷了“东西”,就成了人人喊打、个个喊骂的“老鼠”了,会一辈子都做不起人的。
后来书读得多了,特别是进入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后,就更加明白了长辈们的教诲。这是中华民族思想品德的精华,也是共产党、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行动准则。解放军就曾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和“一切缴获要归公”的纪律,这更加通俗易懂。所以,我对待“偷人家东西”、“占公家便宜”,界线掌握得很清楚。
大概是长期食宿在军营的缘故,我的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偷盗事例,听说有偷盗现象就恨之入骨,随声附和骂一番。然而,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在骂他人之后若干年内,我也做了一件违背祖宗教诲、违背党纪军纪的事,当了一回“小偷”。
1994年5月,组织上宣布我退休后,为了发挥余热,兼顾锻炼身体,我主动承担了北京城内的一些社会工作。当年夏天,我所做的社会工作特别忙,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而爱人已在自己单位要了住房,只有我还长期住在部队大院,家务都得靠我自己干。有天我一大早就出去办事,中午朋友请我吃了一顿,晚上回家觉得肚子不饿就不想再做饭,洗个澡就睡了。
第二天因为要接着办事,便早早起床,搭上院内班车就出去了,也没吃早饭,中午因为种种原因又未吃上饭。到了下午4点多钟事办完了,这时肚子突然觉得饿得很,走到一个小饭店门口就想坐下来吃碗面条,结果从裤袋里掏钱时,发现装在袋里的整整一千元钱全不见了,估计是不知什么时候被扒手光顾了。
没有钱,我只好对服务员说:“请你不要开单了,我的钱丢了。”我起身就走,当快要到崇文门时,实在是饿得一点劲都没有了。
看到一家饮食店在卖馒头,我便硬着头皮,拿着我的军官身份证,苦笑着对营业员说:“同志!我是总参谋部的一名干部,我带的钱被偷走了,今天一天都没吃饭,我把军官身份证押在你这里,你给我两个馒头,我明天送钱来取身份证吧。”我的话音刚落,营业员拿着馒头夹子指着我说:“去去去!谁相信你这个军官身份证呀!现在什么都有假的,只有我这馒头不假。”我这个人从未受过这样的气,转身就走。
走了一段,觉得更饿了,看到又有个饮食店在卖各种面食,于是我又硬着头皮同样交涉,结果与前面那家几乎一样。
这下真把我气跑了,在快到103路公共汽车站时,我实在饿得难受,看见不少人在一个饮食店门口挤着买馒头,心想,如果仍像前两次一样去“借”馒头,其结果肯定又会一样!于是,我趁着人多营业员忙不过来时,胆战心惊地从人群中把手伸进馒头堆,夹出了两个大馒头,然后返身奔上公共汽车,坐在车上吃起来。
我是个南方人,本来就不爱吃馒头,然而这次吃起馒头来,就觉得比平时的米饭还好吃。人们常说,饿了的时候,吃什么东西都香,真是一点儿不假。吃完馒头后,肚子虽然饱了,但开始自己骂自己了,心想这下真正是当了一回“小偷”了,有违家规和军纪,罪过、罪过呀!
想到这,正好103路汽车服务员大声喊:“没有买票的赶快买票!”于是我走到服务员面前,拿着军官身份证很歉意地说:“同志,我带的钱都被小偷偷光了,身无分文,明天一定来补上!”我说后,服务员没言语,也就是默认我能坐车了。回程我转乘332和333路公共汽车时,也同样请求服务员让我坐了车。
到晚上8点时,我才回到部队大院。简单洗涮之后,我便上床休息,然而回想起白天从“借馒头”到“偷馒头”的这一幕,既自责又气愤,心想,要是在建国初期五六十年代,像我这样去“借馒头”,肯定是能得到店家同情的……假如我出门时带些干粮,也不至于在店家出丑呀,也就不会去当一回小偷呀……难过与自责,始终在脑海中盘旋,整晚都没睡好。
第二天早上,我按照昨天回家的路线出发了。一上333路公共汽车,我就在女服务员那里买两张车票,告诉她其中有一张是昨天乘车时欠下的那一张,今天我是特意来补票的。女服务员客气地说,如今不买车票的人有的是,像您这样特意来补票的我以前还真是没见过。又补了332路公共汽车的票,转乘103路汽车时,正巧卖票的男服务员是昨天那一位,当我拿出钱补车票时,他笑着说:“没想到您这位解放军还这么认真呀!”我也笑着回答说:“这是毛主席为我们制定的党纪军规呀!不补票不仅良心过不去,而且犯纪违规了。”
下了103路汽车,我径直向我昨天“偷馒头”的小饭店走去,到了饭店,我手拿着军官身份证,很歉意地对店员说:“我是总参谋部的退休干部,昨天由于钱被小偷偷了,两次在别的饮食店想‘借’两个馒头吃,过后还钱,结果都被他们拒绝了,到贵店看到不少人在买馒头,我肚子饿得特别厉害,想跟你们明讲,又怕你们不给,我就‘偷’了两个馒头,现在特意送来1元钱,对不起了,不知钱够不够。”在里屋的老板听我这一说,马上出来笑着说:“解放军同志!第一,昨天你没偷我们的馒头;第二,两个馒头不要这么多钱,两角钱就够了,这个钱我们不能收呀!”我知道,这个老板是出于好心,不想让我这个解放军同志背上“小偷”的包袱。于是,我将这一元钱放到他们的钱箱内就走,而那老板还在大声喊着:“解放军同志!这个钱我们不能收呀!”这时我已赶上即将开动的103路公共汽车了。
当还清这些不该欠的债务回到家时,我才感到一身轻松自在,内心说不出的高兴,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我把错事丑事纠正了,终于以自己的行动摘掉了“小偷”的帽子。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志珊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2/09/07/5674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