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垂钓深受游客欢迎
游客乐滋滋地品尝葡萄
以玉潭为轴,溯沩水向东11公里,有一个近5平方公里、美丽而富饶的村庄——关山。这里,流传着三国大将关羽屯兵的传奇,铭刻着古文明的记忆。2007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联点金洲镇关山村,对关山建设提出了总体构想和具体指导,明确了“探索一条路子,做好一篇文章,实现一大转变,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方针。2009年,这里确立了“依托长沙近郊优势,发展休闲旅游业”的思路,描摹起美丽乡村的发展蓝图。初秋时节,记者走进关山,透过不同的视角,感受这里的神奇、美丽与幸福。
村民看关山:农业变产业,荒山坡成致富园
朱海军是关山村有名的养殖大户,每年出栏生猪200多头。以前朱海军养猪有个“心病”,就是自己家的四口沼气池产生的大量沼液咋办?现在朱海军的“心病”彻底解决了,村里把他家后面的小山坡整治成了方方正正的田地,朱海军承包了10亩地种植葡萄,沼液成了难得的绿色肥料,种出来的葡萄还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产品供不应求。“猪-沼-果”的循环农业模式让朱海军尝到了甜头,“去年每亩葡萄毛利润在9000元左右,今年再使把劲,利润达1.5万元每亩没问题,年底准备买辆小车,带着全家人到长沙好好玩几天。”像朱海军这样的葡萄种植大户,全村已发展65户,并成立了葡萄种植合作社,统一负责品牌营销,年收入310万元。荒山坡变成“致富园”,也给休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关山村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有序流转,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目前,新整治的土地通过出租、转包等方式共流转土地2800多亩,引进了金洲果园、新农现代、全民茶业等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关山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给关山丰厚回报。据悉,去年,关山村实现总产值3.3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4万元。
考察团看关山:做活土地文章,加快城乡一体化
“宁乡关山城乡一体化建设可谓创造了典型样本!”“关山模式”成为全国各地学习借鉴的典型,一批批考察学习团纷至沓来。从中纪委、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省市委来关山调研指导,到新疆、西藏、吉林、湖北、江苏、江西等地考察团慕名前来参观学习,无不称赞我县做好了关山村这篇土地文章,认为关山让土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致力做活土地文章、使农民既依靠土地致富又摆脱土地束缚的路子十分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山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以“发展生态种养农业,建设观光休闲村庄”为定位,按照探索一条路子、做好一篇文章、实现一大转变、致富一方百姓的建设要求,从村庄、道路、土地三方面进行国土综合整治,将全村土地分为综合服务和观光农业两个片区,集中建设两层民居67栋,农民入住后,拆除农民原有住宅还耕,减少建设用地近60亩,新增耕地120亩。为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关山村成立了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合作社,对节约出来的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自愿参加流转的土地进行整体开发经营,有的用于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都市农业、精致农业、观光农业,有的用于发展新型工业和旅游服务业,所得收益直接向农民分红或者用于公益事业建设。目前,土地合作社已与四川银河投资、湖南龙腾投资合作,开发高档住宅和旅游休闲度假中心,打造乡村生态休闲示范区。
游客看关山: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正好
“你是楚沩大地新生的一颗明珠,如婴儿般的清新和纯净,连空气都带着淡淡的奶香……”游客杨跃清在关山游玩后用充满诗情的笔调这样表达他对关山的热爱。
“关山符合你对诗意田园的梦想,青山绿水,陶然居乐。”游客胡宇也挥笔赞美着关山。“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湖南师大的王同学趁着暑假来找宁乡的朋友玩,被带到关山游玩时,她大吃一惊,“想不到长沙农村有这么美,农民的生活有这么好。”王同学和朋友们在关山各个景点疯狂地摆着“Pose”,在相机快门中留下青春记忆。
车行至关山村,几乎所有的观光者都会大呼一声:这里怎么这么漂亮啊!农民住别墅,这并不是稀罕事。而让整个村的农民都住上别墅,这可真是少见。一方面,关山村以统规统治的方式对农家乐示范片区的241户民宅按统一的风格进行提质改造。另一方面,关山村以统规自建的方式,新建集居小区。可以说,关山村民家家都是别墅。这样的居住条件,让城里来的观光者羡慕不已。
“这里的条件,比我们这些住在城里的好多了,真想在这里住下来。”市民刘艾不止一次的来到关山,她说这里是一个可以让她心灵得到放松和安静的地方。“以前自驾游来这里,只是说自然风景好,可吃住行都很不方便,现在焕然一新了。”
据了解,关山2010年成立了旅游合作社,开发了以民居观光、民俗体验和新农村建设成就展示等为内容的乡村特色旅游项目。目前社区内已有一个五星级度假山庄及80多家农家乐,以及在建配套相关文化娱乐项目;2010年接待游客15万余人,营业收入1200余万元,经营利润超过500万元。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乡村游乐为主的休闲农业雏形。
富起来的关山人自制了导游册,打出了“浪漫关山,诗意田园”的广告语,更加有模有样了。据金洲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关山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团4000多个,20多万人次。
媒体看关山:相机定格美丽,媒介传递幸福
“愿意留下来,成为这里的村民。”8月21日,我县金洲镇关山社区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他们是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宣传司、中国新闻社、湖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四化两型’看湖南——行走中国·全球华媒高层湖南行”大型采访组,面对关山的美景,听着关山村民的幸福故事,不少华媒高层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此次来关山采访的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21个国家的30余家华文媒体,国内著名网站新浪、百度也倾情“加盟”。青山绿树掩映,袅袅炊烟环绕,行走在关山村的乡村小路上,百余栋徽派马头墙式建筑高低错落,院角几株挺拔的翠竹,回廊挂落的花格窗,这一恍若世外桃源的画面,引得华媒高层们唏嘘不已,纷纷拿出相机将此美景定格。
参观中,华媒高层对村内的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分类处理、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都大感兴趣。品尝了当地农户自种的绿色水果后,匈牙利《中欧华商报》社长吕鹏飞不由赞道:“很甜,比市面上的好吃。”被问及这些绿色水果的经济效益时,农户们都颇为自得,“价格是普通水果的一倍多,而且供不应求”。向霞光告诉记者,现在住的这栋300多平方米的庭院是用宅基地换来的,只补4万元差价。“节约下来的宅基地就交给村里集中开发流转。”向霞光说,如今他在家里经营“农家乐”,一年可多赚十几万。“不仅将房屋装修的借款还清,还买了小车。”
对于关山新农村建设做好土地文章的经验,阿根廷《新大陆周刊》社长裘征宇表示,这一惠及农民的经验、做法十分值得肯定。
“我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向德国媒体和朋友介绍中国农村现状的实例。”几乎没去过农村采访的德国明斯特电视台中国部总监周俊说,以前每次遇到德国人对中国农村落后、脏乱的误解时都无从解释,“这次回去后,我一定要告诉他们真实的情况”。
来自加拿大《加中时报》的发行人蔡亮亮告诉记者,关山是她走过的众多地方的一处净土,这里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四化两型”的做法。她说:“关山是一个特别精致的地方,和加拿大的农村相比,这里特别的细腻,特别漂亮。”
近年来,关山的发展受到了海内外各级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经济时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以及《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等几十家媒体相继来到关山,记录这里的发展变化,见证这里的幸福生活。
来源: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2/09/12/5674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