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似画的靳江
大屯营乡污水治理厂
满满一江清澈碧绿的水,没有一丝杂质,水中游鱼历历可数。虽然是七月初,正是酷暑时节,上午九时的阳光正好,有点热,但还没有热得那样厉害,太阳射出千万支毒箭,这些毒箭和河水相遇,马上失去了作用,如千万只重锺重重打在一大块棉花上,力道消弥于无形。有微微的河风,带着泥土的清香,还有一丝甜甜的味道;江水泛着银光,一波一波闪动。河湾处,有大片大片的荷花,正开着茂盛的花,在蓬蓬勃勃地生长。河岸边,是老百姓种的即将收割的稻谷,一阵青色的风吹过,稻浪翻金。更远一点,则是成片成片的烟田,呈现出一种金黄的颜色,天空瓦蓝瓦蓝,白云朵朵流动,三五只白鹭,时而展翅飞翔,时而落在河岸边的柳树上,成为大自然最富生气的一部分。这里是靳江大屯营段一景,如果不是亲见,我们根本不会想到,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并不是诗人的杜撰,其实是客观存在。而这些风景,就存在于普普通通的山山水水之间,只要我们认真保护环境,用心去爱护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给我们丰厚的回报。
为了治理靳江,大屯营人作出了艰苦努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全乡500多个网箱全部退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启动,靳江的治理,这才开出了美丽的花,结出了丰硕的果。
曾是一条流金淌银的河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靳江流经大屯营地段,她以博大的胸怀,润泽了这方土地,并以其晶莹剔透的水,养大了多少肥美的鱼!这些鱼,不但使两岸的人们大饱了口腹,也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人们在河边打鱼垂钓,以改善生活,并出售给别人换得生活必须之资。为了增加鱼的产量,人们还想出了很多办法,网箱养鱼就是其中一大创举。大屯营的网箱养鱼历史悠久,人们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屯营的网箱养鱼达到极盛,河段内共有网箱五百多口,每口网箱年可产鱼数千斤,农户一年可轻轻松松收获一、二万元。那时候,网箱养鱼作为农村的一种赚钱门路,是被政府鼓励扶持的。县农办、县畜牧局倡导,新闻媒体争相报道,鲜嫩肥美的网箱鱼供不应求,一出箱即被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抢购一空。
全面推进靳江治理工作
然而,随着网箱养殖的推行,水流不畅,水质污染,大肠肝菌超标等问题接踵而至,不但影响了美观,而且污染了环境,负面效应在逐步显现。因而,叫停网箱养鱼,保护生态平衡,成了大屯营人面前一道课题。近年来,该乡果断叫停网箱养殖,采用上门入户宣传、以奖代补、政策宣传等方式,全方位推进这项工作。好好的一条生财之路被打断!我们可以想像,叫停之路有多艰难!然而,只要是对大屯营乡发展有利的事,都要坚定不移地推行,沿岸村民也对叫停行动普遍持支持态度。通过努力,至2011年底,全乡500多口网箱全部退出!同时,对沿河200米范围内实行畜禽退出,尤其是网箱养殖户。
以前,沿河居民倾倒垃圾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白色污染,简直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为了全面治理靳江,大屯营政府成立领导小组,以村为单位,划分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人,对线段每个月进行几次综合清理,专门验收,政府出资,对沿河各村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力度。上有行之,下有效之。持之以恒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靳江是宁乡四大水系沩、乌、楚、靳中水质最好的,而大屯营的靳江河治理,又是效果最好的!这条河里的野生鱼,由于水质好,鱼的品质特别好,吃起来味道自然不一般!”说起靳江河治理,当地群众就对政府的政策赞不绝口,以前有些不理解的群众,看到靳江重新变清了,风景变美了,态度也由原来的反对到支持了。
绘就滨江商业图
靳江的治理,为大屯营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这里交通区位优势良好,公路四通八达,水系发达,为了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挥地域优势,大屯营乡党委政府大刀阔斧、多管齐下,在集镇外在形象上下工夫;快马加鞭、乘胜追击,在内涵品位上雕精琢细。坚持“规划引导、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块状发展”的思路,按照“发展提速、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布局完善、比重提高”的要求,加大集镇建设步伐。改沿路开发为片状开发模式,以双大路和靳江河为基础合围,规划做实2平方公里的滨江商业区。策划开发大屯营商贸城,全力培植商贸业,建设农产品市场、边贸综合大市场,着力打造区域商贸中心、现代物流中心,着力建设具有竞争强势和聚集能力的长株潭经济发展圈的中心纽带,构筑宁乡的“南大门”,长株潭的“后花园”,先导区的“聚宝盆”,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完成撤乡建镇。重点搞好集镇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斥资188万元在镇中心区建设一个高标准的文体广场,方便集镇居民的文体生活;投入148万元人工绿化栽植和养护,城镇绿化覆盖率达75%,人均公共绿地4㎡。耗资220万元集镇路面实现全面硬化;耗资88万元完善集镇亮化的工作,主街道全部安装路灯,镇中心文化广场安装了一个25米高的高杆路灯;推进集镇饮水管网的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城镇品位,完善集镇功能,耗资138万元对九中至三角坪路段进行下水道改造建设;分别启动资金860万元和726万元建设了大屯营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现集镇人口达到8000余人,社会客车站、大型超市等重点项目的开发运营为集镇聚集了人气和财气。
碧水清风,玉带流动,白鹭高翔,植被尽染,夕阳西下,靳江在夏日的黄昏中站成一道美丽灵动的风景!
采访手记
结束大屯营乡段靳江采访时,红日西沉,晚霞满天。我们一行决定利用天晚气温下降的有利机会,赶到道林采访。当带队记者贺小平骑上车时,发现自行车轮胎不知何时坏了,为了找到修车店,一位政府干部骑上摩托车,让贺记者坐在车后,去找修车店。贺记者坐在车后,只能利用一只手扶着自行车在公路上随摩托车一起走。由于不好掌握平衡,扶起来十分吃力,数公里后,贺记者就全身发僵,手臂酸麻……下车时,右腿碰到摩托车消声器,当场被烫伤……好在药店离得近,赶快作了处理,这才使伤口不至于恶化。右腿的被烫伤给骑行带来了严重影响,但贺记者没有退缩,一直坚持到了采访结束……至今,伤虽已好,但伤疤仍在……很多时候,我们全身汗透,骑行在乡间小道,找不到水,也买不到解渴的西瓜,在陌生的土地上骑行,我们需走走停停,不断打听,热心的村民,总是十分配合,主动为我们充当向导,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无穷动力……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贺小平 刘淑兰 宋秀闺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2/10/17/567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