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福建省福安市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其父母祖辈四代信佛,父亲还在某寺院出家;他毕业于闽南佛学院,佛学造诣深厚,见解独到,谈锋甚健,曾多次在复旦大学等高校讲学;他和宁乡有解不开的情结,2005年应邀参加中国宁乡沩山首届国际佛文化节后,他的心就留在了这片佛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并最终于2007年从香港来到我县。他宅心仁厚,传经布道,广种善果,将沩仰宗发扬光大,提升了沩山密印寺“盛世禅都,天下福地”的国际影响力。他就是县佛教协会会长、县人大常委、回龙山白云寺主持、沩山密印寺监院贤心法师。
耳濡目染自幼接受佛教文化熏陶
贤心法师的老家福建省福安市地处闽东,是著名的佛文化之乡。这里佛教文化之风很盛,上千年以来从未间断,高僧大德代不乏人,一个小小的县城,就有大大小小寺庙300多所;一条街上,往往就有近十人出家。改革开放之初,国内很多寺院包括海外寺院,其主持均来自闽东。沩山密印寺开山祖师灵佑,其祖籍即是福建闽东。
在这样的氛围下,贤心法师父母祖辈深受佛教文化影响,四代信佛,其父亲至今尚在某寺院出家。从小耳濡目染,使贤心法师自小即对佛教文化十分向往。出家之前,他就会念经。虽然小学、初中、高中均在普通高中就读,但高中毕业时,贤心法师还是义无反顾,报考了在中国佛教界有尊高地位的闽南佛学院,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闽南佛学院是我国成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佛学院之一,在国内及东南亚等地均有很大影响。1917年,时任密印寺主持太虚大师,即是闽南佛学院的第二任院长。
潜心向佛掌握了过硬的佛教知识
1984年,贤心法师考入闽南佛学院,全面学习有关佛学的知识。由于他悟性高,学习刻苦,两年后,他在佛学院即开始了又当学生又当老师的日子。一边潜心苦读,一边为别的学生传道解惑。四年本科的日子一晃即过,贤心法师被学校留下,任教务主任,主管全校的教务工作。两年后,国学大师南怀谨邀请其赴香港工作,随后还到斯里兰卡留学。1999年底,贤心法师来到普陀山佛学院,任副教务长,带了一届学生,其在佛教界的影响愈来愈大,多次应邀到复旦大学等地讲学,得到大家的欢迎。2003年,贤心法师再赴香港,协助净雄大师创办三德弘法中心,担任副主席兼秘书长,为弘扬佛法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
缘结宁乡这里是他温暖的家
2005年,中国宁乡沩山首届国际佛文化节举办,贤心法师应邀参加,从此这一片土地便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学生时代我就知道沩山灵佑,对这位老乡十分敬仰,密印寺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沩仰宗的祖庭,佛教文化土壤十分厚重,共有高僧大德164位。密印寺有一种特殊的磁场叫“般若”(佛教语言智慧),这种磁场非常突出,七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就有寄禅、虚云、太虚、一诚四位与密印寺息息相关,其中一诚大师祖籍宁乡。宁乡现有登记在册的寺庙25个,其中密印寺和白云寺在海内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出家僧人79名。“近年来,我主要致力于恢复、重修密印寺祖庭,从2011年开始,集中在密印寺从事佛教文化的知识培训、推广工作。2011年,县佛教协会共举办各类讲座29次,听众多的时候达100多人,主讲基本由我担岗,主讲佛教与人生、佛教的智慧与企业管理、心态建设、快乐沙龙等。”谈起佛教、谈起沩山密印寺,贤心法师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佛教文化其实也是湖湘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当前,可以考虑举办节会、开设论坛、创作文学作品、拍摄电影、建设竹林精舍等方式,继续扩大密印寺的影响。建议密印寺建设要‘收势、提升、定位”,适当扩充、提升内涵、塑造灵魂,走出经济怪圈,走回归自然之路,给来访者以信仰安顿。”谈起密印寺的建设,贤心法师很有体会,很有思想。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宋秀闺 贺小平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2/11/07/5673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