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用心为困难群众筑牢保障线
2012-12-27 16:42:34 字号:


夏铎铺镇敬老院新建高标准综合楼

  12月24日,总部设在台湾的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派人来到我县,就困难群众冬令物资发放对象确定进行上门核实。从今年7月份起,县民政局工作人员通过多次联系与反复沟通,争取该基金会在明年元月中旬向流沙河等地的1100多户困难群众进行救助,发放价值100余万元的冬令物资。这次救助,是县民政局着力推进我县社会救助深入开展的一次具体展示。

  年初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县民政局全面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水平,力促社会救助事业良性发展,用心为7万多城乡困难群众筑牢了生活保障线。今年上半年,我县社会救助资金发放就顺利通过了国家审计署为期近一个月的专项审计,并得到充分肯定。

  1.2亿城乡低保金规范发放,全县实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

  12月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4691户8258人,当月发放保障金192.66万元;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7080户37180人,当月发放保障金336.27万元;共有“三无”人员13162户13853人,当月发放保障金322.67万元。今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2亿多元。从这组数据,可以明确感受到我县城乡低保工作的空前力度。

  “其实,低保金不仅仅是一笔钱。在它的背后,我看到了一张张和蔼可亲的笑脸,一双双搀扶我的大手,一束束照亮未来的光芒。”12月17日,家住玉潭镇八一社区的小黄特意向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写了一封感谢信。原来,小黄的父亲于十几年前患肝癌去世,并致使家里负债累累。其母亲身体不好,下岗后靠做临时工维持自己与女儿的生活。2009年7月,小黄以优异成绩被湖南师大录取,却面临无法继续求学的困境。就是从那时起,她与母亲享受了城市低保救助,其生活困境得到有效缓解。

  从最初的240元/月到现在的440元/月,小黄与母亲享受的低保金有了大幅提升。在不断提升标准的同时,县民政局以严格落实“六化”为重要抓手,全面规范城乡低保管理,基本实现了我县城乡低保“亲情化服务,精细化管理,规范化运作,社会化监督”的目标,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其中,“六化”包括:审批程序化,发放社会化,公示规范化,评议民主化,档案标准化,宣传常态化。

  同时,县民政局根据低保对象的家庭结构、收入状况等,划分为“常补对象”和“非常补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并坚持通过签字认证、半年核查、低保年审、低保渐退等制度的实施,不断健全动态管理机制。据县民政局社会救助局局长李新华介绍,今年,全县城市低保共清退1624户3135人,新增811户1482人,提标194户;农村低保停发8299户,新增8829户。

  十二大慈善活动相继铺开,一批批特殊对象获及时救助

  5月11日,我县“城乡低保家庭尿毒症患者”专项慈善救助项目正式启动,来自全县各地的18名受助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受助代表之一的李敏家住大成桥镇二泉村,患尿毒症已有3年,病魔不但使正在读大学的他中途休学,而且使他家负债累累。在启动仪式上,他激动地说:“今天,让我再次感受到了一种大爱大善。今后,我一定会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要继续完成大学学业,来回报社会。”今年,全县共有130名低保对象获得了此项救助,全年救助金额总计62.4万元。

  慈善特困救助50人,救助金额34万元;强生助孤项目救助91人,救助金额31.4万元;慈善高等教育助学救助大学一、二本新生750人,救助金额163万元;“金叶情心连心”两烟户特困救助131人,救助金额13.1万元……今年,全县相继实施了十二大慈善救助项目,救助总金额达1693万元,慈善救助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慈善救助工作成效进一步凸显,使一批批特殊对象获得了救助,及时为他们解决了难题。

  与“城乡低保家庭尿毒症患者”专项慈善救助项目一样,在我县今年实施的十二大慈善救助项目中,有不少属于新增项目。今年5月,爱尔眼科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视力康复慈善救助项目在我县正式启动。该项目规划,由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在我县对1000名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进行视力康复免费治疗。多次协调,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座谈会,广泛摸底动员……就该慈善救助项目的争取、启动与推进,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效。到目前,通过这一慈善救助项目,全县已有298名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接受了视力康复免费手术,救助总金额达77.48万元。在使患者重见光明的同时,极大减轻了这些贫困家庭的医疗负担。

  得力举措全面提升保障水准,社会救助体系得到有效完善

  新建一栋4300多平方米、配有电梯的6层综合楼,改造食堂,添置家具,完善娱乐、健身等配套设施……今年11月,夏铎铺镇敬老院的新一轮建设竣工。这轮建设,投资达1000万元,使该敬老院同时接纳入住五保老人的能力达150人以上,硬件设施达到了省级示范性敬老院水平。

  今年,我县共有道林、枫木桥、朱良桥等9所农村敬老院纳入省市改扩建计划,总投资达3600万元。由于各敬老院建设进展顺利,市实事办连续5期督查通报都对我县进行了表扬。同时,县民政局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大力完善管理制度、开展星级敬老院创建评选活动等举措,全面规范对敬老院的管理,使院内老人的生活保障水平得到不断提升。目前,全县30所敬老院共入住老人2268人,加上居住在“福园安居”集居点的2100人,全县“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31.6%。

  元至11月,为90户困难优抚对象解决帮扶资金34万元,发放重点优抚对象大病医疗补助122.6万元,对52户特困优抚对象进行了住房新建或改建;全县实施医疗救助2983人次,发放救助金972万元;完成5轮社会精神病人药物救助工作,救助8277人次,发放救助药物价值116.5万元。

  今年,在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过程中,除高标准完成各项规定动作外,县民政局还在大力争取各级支持基础上,推出了系列新举措。如取消低保户医疗救助的起付线,救助比例提高到50%,救助额度上限提高到1万元;对有可能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1200例重症精神病人实行住院救助,救助资金200多万元;全县雷锋超市增至8个,配备物资价值31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体1950人次……这些,都使我县的社会救助体系得到了有效完善,从而以更大力度地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龚再蓉 姜伟 杨彩霞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