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市民李先生去年年初在县城某楼盘买了一套商品房。从去年年底开始,就不断有装修公司拨打他的手机和发来短信询问装修事宜。李先生告诉记者,新房子还要今年5月份才交付,也不知道是谁泄露了其私人信息,频繁的电话和短信骚扰令他十分反感。
装修公司惹烦准业主
去年年初,李先生在县城购买了一套新房,开发商承诺的交房时间是今年5月份。但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李先生的手机上就不断接到电话,“先生,我们公司搞周年庆典!”“先生,您装修的事考虑好了吗?”“先生,最近我们公司的装潢在搞优惠活动。”……多家装修公司的骚扰电话、骚扰信息一通接着一通,赶集似地打搅着李先生的正常生活。而事实上,受到骚扰的远不止李先生一个人,在该楼盘购买了住房的多名业主也向记者反映了这一问题。
李先生告诉记者,因为自己买房贷款压力挺大,并没有准备装修的打算,对铺天盖地的“骚扰”短信不予理睬。“刚开始我出于礼貌还回个电话,告诉对方现在没打算装修,谁知对方不久就打电话过来,邀请参加周末的‘产品促销会’,声称为业主进行免费室内设计;不装修没关系,一样可以‘抽奖送大礼’。现在我只有惊,没有喜了。”李先生颇感烦恼。不仅如此,这些公司还会打电话询问李先生的联系地址,以便寄送新年小礼物之类。
谁泄露了准业主个人信息
屡屡被装修公司这样的短信和电话“骚扰”,李先生不禁产生困惑:装修公司怎么知道我的电话?是谁告诉他们的?
一般来说,市民购买一套房子,其个人信息首先被楼盘销售代理公司的销售人员获得,然后在开发商处汇总。开发商在交房后,会将业主信息移交给小区的物业公司。李先生首先怀疑是开发商泄露了他的电话号码。记者电话采访了李先生购房的开发商。但该公司工作人员一再表示,他们没有将业主的个人信息泄露出去。至于装修公司是如何得到电话号码的,他们也不清楚。
根据李先生提供的号码,记者致电一家装修公司,询问电话号码是怎样得到的,一位姓向的营销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是信息时代,在楼盘交房前了解业主的个人信息,意味着会有很多生意。至于怎样得到这些信息,其实并不重要。小向对记者说,对于获取信息的方式,他们有专门的渠道,“就好比商场的促销短信一样,我们各有各的门道。”
泄露私人信息属侵权行为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律师,律师表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泄露他人信息以获利,并最终造成不良影响,这种情况已经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李先生假如能够获得证据证明是谁将他的信息泄露的话,就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我想查出我的信息究竟是从哪里泄露出去的,但是真的是无从下手。”李先生表示很无奈,由于没有证据,对这样的“骚扰”是无计可施。
记者调查发现,像李先生一样,个人信息被无端泄露的还不在少数,有时可能因为投递一份简历,有时或许是在街头填写的一份信息,但是,不管怎样,个人信息被泄露之后,生活就没有安全感。目前,国家也正在加紧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记者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交往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应尽量避免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信息,避免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李宏伟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3/01/25/567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