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我县的四好儿女儿媳评选活动中,金洲镇砰石村的王永军被评为四好儿女儿媳之一。听到这个喜讯的砰石村村民们都说:“给永军这么高的荣誉,正合我们的心思。他这个上门郎,对妻子以前的婆婆都像自己的亲娘一样孝顺啊!”
“我就是您的亲儿子”
2006年2月16日,金洲镇坪石村一组村民范建国,骑着一辆旧摩托车在去乌山镇加油的途中,因车祸不幸身亡,丢下了妻子、七旬的老母和11岁的儿子。一个好好的家庭突然失去了顶梁柱,突然飞来的横祸,使范建国的妻子李红青悲痛欲绝,而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也使范母杨清秀精神几乎崩溃。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一家人都笼罩在黑暗里。
后来,经好心人介绍,家住常德澧县常在长沙打工的45岁的王永军,入赘来到范家,与李红青结婚重组了新的家庭。
王永军来到范家后,养家的这副重担,自然而然落到了他的肩上。杨清秀老人身衰体弱,不仅耳朵聋了,还有腰下垂、肺炎、口腔炎等疾病长年缠身,加上晚年失子,在精神上遭受沉重的打击,因此常常精神孤僻、自暴自怒。刚入门的王永军,看在眼里,想在心底,为缓和家庭气氛,他不厌其烦,经常与老人交心,安慰老人,同时向老人一再表示:“虽然我不是您的亲生,但人心都是肉长的,您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既然来到您家,与您儿媳已经结合,我就是您的亲儿子。”这一声承诺让老人的心里踏实了很多,而王永军也就此挑起了照顾范母的重担。
“他就是我的亲儿子”
一声“妈妈”,不是一个简单的呼喊,对王永军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份沉甸甸的孝心。
在王永军家中,有一条特别的孝心通道,这就是王永军为杨清秀准备的。原来,王永军的家以前是一栋土砖房,地面潮湿,老王特地为杨清秀做了一间隔潮的水泥地面。如今家里新建了楼房,王永军特意为老人准备两间卧室,春冬季住楼房,秋夏季住土砖房,让老人住得舒适,为了让老人行走时遮阳避雨,王永军就别具匠心地在新旧住房之间建了一条走道,村民和邻里无不夸奖王永军,为“婆母”真是想得全面做得周到。
杨清秀嗜好抽烟,60岁就患上了支气管炎,进而病变为肺气肿,阴虚火旺,还常伴有口腔炎,为了老人治病,从乡村医生到知名专家教授,从中西成药到草药偏方,从乡镇卫生院到城市大医院,王永军求医问药,不厌其烦,不惜钱财。2009年下半年,老人患腰椎骨质增生病,诊疗二个多月,王永军始终精心护理,不厌其烦,才使老人家的身体终于慢慢地得到了恢复。杨清秀身体虚弱,冬天特别怕冷,王永军每年早早就为老人准备取暖的柴,高价购买几件环保炭,从九月份开始,就为其生火取暖。老人冬天洗澡,王永军总是烧足热水,放个火炉在浴室,使浴室暖烘烘的。在饮食上,老人不吃辣的,菜就做得清淡,老人不吃面条,家里常备米粉。一年一度的生日,老人不爱张扬,王永军有时瞒着杀只鸡办点菜,老人表面上不高兴,但心里头却是甜甜的。杨清秀逢人就夸,“他就是我的亲儿子啊!”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宋秀闺 彭倚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3/01/30/5672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