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他在家门口办起了“三场”
2013-04-08 15:35:29 字号:

  刚过而立之年的姜浩明,是黄材镇蒿溪村的一位村民。从去年起,与爱人盘算,不外出打工,就在离家门口不远的地名叫牛程冲办起了种养业的“三场”。即租赁邻组二十多户人家400多亩山地办了个家庭林场,借山地优势办起了养鸡场,还承包了村里一座约十五亩水石的水库,也可以说是个小小的养鱼场。夫妻俩配合默契,通过艰苦劳动,讲究科学管理,一年下来,收获不小。水库鱼场已经上市的鲜鱼收入二万一千多元,库里还养有大小鱼苗近三千尾;鸡场里的1200只土杂鸡,成活率近90%,到年底,卖出均重近五斤的肉鸡300多只,收入也近1.5万元,存核的产蛋鸡700只,产蛋四个月,产蛋率6成有多,且产的蛋以绿壳蛋为主,市场畅销,蛋价以每个1.2元至1.4元不等。养的鸡和鱼两项,除存核,存库的外,已收入现金5万多元。租赁的山林虽还没有砍伐木材出售,但生长在山里的口径5公分以上不等的树,不少于壹万株,且多数是用材林,长势真是“爱煞人”,只要15年合同期满,定是个可喜的“绿色银行”呢。姜浩明夫妇深有感慨地说,我们这样做虽然收入不太大,发财不多,但实实在在建设在家乡,发财在家里,我们认为值。

  姜浩明办三场搞种养,靠的是两点:一是他信心坚定,他先后骑车考察了十多个乡镇的种养大户典型,认为种养业是国家、社会和家庭靠得稳的主业。他认准了就一鼓作气的干,虽然遇过不少困难,也从未打过退堂鼓;二是坚持科学经营管理。他的鸡能够成活率高,仔鸡购进后,在家的住房里保持恒温的条件养到一斤左右再移到鸡场里喂养,并且做到了六次药物防疫,基本没有患过病。他的鸡产蛋率高,喂的饲料讲究营养搭配,用的是豆粕、玉米、麦穗的细糠,喂量适当,每天上、下午各喂一次,饲喂食后赶到山里找野食,并将鸡粪收集起来后拌杂草发酵养虫子喂鸡。还注意关养管理,防止动物伤害。有趣的是,他注意对鸡进行人为训练,如今,他是用口哨呼唤鸡回家吃食和入睡呢。

  姜浩明办三场,一年的辛勤努力见了一定成效。功夫不负有心人,更加鼓舞了他夫妻俩经营的实劲。他又在租赁的山地上新建了一栋200多平米的鸡舍,扩大养鸡规模。3月25日,他又从湖北某地购进了2000羽土杂鸡苗,正在家里保暖饲养。他心里装着一个振兴家庭经济的美梦。可以相信,他的美梦定能成真。今年他的家庭三场,定会比去年更胜一筹。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邓普坤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