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人在旅途]大气长氤山水间
2013-04-12 15:16:24 字号:

  洪江,为长江三级支流。从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巫山发源,数百里奔流汇百溪而成江河,其下流注入沅江,合洞庭走长江而入东海。

  因雪峰山山脉水系发达,洪江江水当是湖南湘、资、沅、澧四大江河系中最清澈的一支。旧时扼滇、黔、桂、湘、蜀等七省之咽喉,道衢西南之航运要塞,占据独特的湘西交通优势。

  水,是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3000多年前,洪江便有先民出现,他们寻觅到了洪江,便依岸筑巢垒灶,垦荒伐木,繁衍生息。历经岁月洗沥,至唐宋城隍渐成。

  一个春日的清晨,一个脸色黝黑苍老得像樟树皮一样的老汉,脚蹬草鞋,推一辆装满桐油、山药的土车“济岸——济岸——”声一路进城。春日的山城本来阴霾潮湿,忽然多晴的春雨像初嫁女儿不愿离开娘家般,缠缠绵绵悠悠扬扬地下了起来。老汉土车被深深陷入泥泞,踮起脚尖两手抬杠侧肩拼力一步步将土车推进,脸上流淌着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这时,一衙差经过,目睹了老人推土车的艰辛,后来便号令凿石铺路。而今,街巷里才有了推土车人辗下深深印痕的青石板路。雪峰山群山苍翠,云蒸雾缭,其盛产的桐油不仅纯度高,清澄透明,而且,油涮出来的木器作磬子响,坚固耐用,备受客商青睐。也因此,洪江桐油便有了昵称—-洪油。还有山药、木材、烟土等,都成了显贵一时的湘西特产。贵州的、四川的、云南的、广西的,四方八面的商贾便慕名溯洞庭逆沅水云集洪江,洪江呈现出市井繁荣、商贸发达之欣荣景象。商人们既带来了南腔北调塞外风情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新气象,同时也捎去了湘西的质朴与厚重,捎去了洪江辣椒米酒的乡土人情。洪江岸边便有了轮渡码头,有了上岸石梯和连接街巷的青石板路,深巷、江畔、山坡上便有了依山就势、因地制宜、拔地而起的窨子屋,各种商业建筑、学校、民居建筑便一间套一间、一幢连一幢地并肩牵手起来。客栈、茶楼、酒肆纷至建成,物流中转便有了各地商务会馆,为保障供需通畅,便有了钱庄,便催生出了镖局、盐局、厘金局、报馆,达人显贵、文人骚客,便有了烟馆、戏院、青楼。街巷弄道吆喝买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戏院青楼燕舞莺歌曲终情未了。洪江,掩映在一派繁华鼎盛之中。

  那些显示主人身份的窨子屋的一砖一瓦一石,是悠悠洪江水不分昼夜把她们拉回来的,古城的一货一物,是浩浩洪江有盈乃大、盆纳千流之虚怀体现。窨子屋、招牌、故址等老字号及商社遗迹,承载着这方山水厚重的历史,在向世人诉说着曾经发生在古镇上的风云故事,见证着嬗变中洪江的昨天、今天。

  大道低回,大味必淡。在汽车代替船帆,公路替换江河的今天,洪江似乎是一曲终罢褪却铅华的半老徐娘。她的繁华是水运来的,她的繁华亦被水运走。世间上好些事物就是这么玄妙、离奇。公路,改变了洪江古商城曾经拥有的繁华,却因了雪峰山天险,使这位深藏大山的千年闺秀避过了曾经的狼烟烽火,避过了破四旧的荒诞无稽,推土机的锋利爪牙也未能把窨子屋夷为平地。这也许是鬼使神差,无心插柳柳成荫之缘故吧,洪江古商城安然无恙地保存了下来,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幸矣!

  时代赋予了洪江新的生命。而今,上瑞高速境内穿行,省、市公路纵横交错,乡村公路形成蛛网,城市面貌有了新的气象。唯愿世人宁静而致远,建设者们的铿锵脚步,轰轰隆隆的推土机声,别惊扰了古商城的宁静,好让她丰腴秀美、风姿卓约的胴体端庄于天下,万古流芳,让拥挤在熙熙攘攘市井里的凡人,还能在闲暇之余踏入这片净土,透过日蚀斑驳的墙院,断弦蒙尘的古筝,含蓄深意的雕刻,凭吊先贤们的倥偬足迹,抚慰思贤怀古之潮澜,让悠悠洪江源远清流!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吴平生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