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浪同学与隆国成老师一起在田间演示多功能浪耙模型。
浪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农具,在水田翻耕后的平整中经常用到。在老师的指导下,老粮仓镇老粮仓完全小学的刘浪同学以传统浪耙为基础,发明了多功能浪耙,使浪耙的功能获得大大拓展,而有效提高了耕作效率,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去年5月,在第29届长沙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这一发明获得了二等奖。
刘浪家住老粮仓镇石门寨。2011年4月中旬的一天,他在家附近的田野里玩耍时,正好有一位农民在翻耕水田准备种植水稻。使用传统浪耙之后,这位农民用木楼梯在田里拖了个遍,以使田泥更为平整,然后又用锄头取沟分厢,既费时又累人。看着这些,刘浪心头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发明一种新农具,用起来既省时又省力。
回到学校后,刘浪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自己的老师隆国成。隆老师今年已58岁,在农村小学从教已38年,从事科技辅导工作也已近20年。在他的辅导下,学生获得了7项国家级奖励、10多项省市奖励和30多项县级奖励,他自己也多次获评全县优秀科技辅导员。对于刘浪的上述想法,他给予了充分肯定。于是,师生俩决定以此为出发点,发明一种新农具。
午休时间,放学后,科技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刘浪和隆老师利用各种时间,设法推动自己的发明。至2011年5月上旬,该发明的构思已经成型;6月份,在一名木工的帮助下,一个多功能浪耙模型终于制成。
与传统浪耙相比,多功能浪耙后带一根圆木作平整木,并多了一个有普通耙齿两倍宽的活动齿。根据不同的操作,这种农具可发挥四个不同的功能。一是按传统浪耙“一横一长”的操作,把大田初次浪平;二是带平整木“一横一长”,使大田更为平整,并掩盖脚印;三是左端耙齿加上活动齿,给大田开围沟;四是中央耙齿加上活动齿,将大田开沟分厢。据测算,与传统方式相比,使用多功能浪耙耕作,可在大大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使劳动效率提高4倍左右。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龚再蓉 邓志强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3/04/28/567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