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起,枫木桥乡用“网格化”模式来创新社会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那么,当地的网格化社会管理到底是怎样推进的呢?其效果到底如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来到枫木桥乡,探访该乡颇具特色的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
51个“网格”,乡域管理全覆盖
将全乡11个村划分成51个“网格”,每个“网格”都配备了乡、村、组三级管理员,实现乡村管理服务工作全覆盖,这是枫木桥乡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模式。“网格化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将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基本单元,由网格管理员在网格范围内实施全方位管理。”枫木桥乡党委书记张湘桥向记者介绍,网格管理员要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小到环境卫生、矛盾调处,大到民生、计生、社会治安等,都可以在网格内得到解决和处理。 目前,群众工作、计生工作和环境卫生整治,是枫木桥乡每个“网格”重点推进的三项工作。就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的推进,该乡构建了一个三级网格模式。其中,一级在乡,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二级到村,设11个二级网络,联村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三级到组,设51个三级网格。这样,一个“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全面形成。“我们旨在探求一种整合职能、综合治理的新管理模式,通过包网格联户的责任机制,促使基层干部工作任务更明确,让干部们接地气,充底气。”张湘桥说,网格化社会管理的推行,促使干部将履职的过程具体细化为深入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这种具体细化,围绕管理和服务进行定人、定岗、定责,将责任量化到每件事、每个环节,量化到网格内的每个人,实现管理、服务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最终实现各项工作在乡域内每个范围的责任真正明确到人。
三级推进,用心服务零距离
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记者对枫木桥乡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特色与喜人效应有了越来越深刻的感受。
——积极防汛显成效
“要不是搭帮向乡长,我这条老命就压死在里面了。”5月9日,一场暴雨降临枫木桥,该乡牛角村四组周良芝老人家里的两间房屋倒塌。就在房屋倒塌前一个多小时,老人转移到了安全地方。“昨天9点钟乡里的干部到我家,感觉我这里会有危险,就要我搬出来。”周良芝老人告诉记者,正是乡干部跟她做了工作以后,她才决定搬出来。没想到刚搬出来一个多小时,房子就倒塌了。“昨天,我们到自己负责的‘网格’走访,到周良芝老人家里后,觉得有危险,肯定要搬出来,就跟她做工作。”枫木桥乡副乡长向明说,当天在“网格”内走访时,共发现3户危房户,并做工作及时将这些户子的群众转移了。
在推进网格化社会管理中,枫木桥乡将管理权限下放、管理力量下沉,包括每个月的四个群众工作日在内,所有网格管理员和责任人必须到相应“网格”走访群众,收集社情民意。5月上旬的这次汛期,各网格管理员的扎实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全乡安全隐患排查、及时避险等工作做得十分充分。
“网格化管理对于防汛工作来说,一个方面可以摸清底子,知道哪些是危房户,哪些是地质灾害的危险户;第二是掌握群众相关的情况,一旦发生汛情就可以启动应急机制,可以及时通知群众,及时转移群众,及时安排好群众,很自然的就把情况做好了,不是临时打突击。”一名乡干部这样说。今年的强降雨,已在该乡造成5户房屋倒塌,由转移群众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环境卫生大改观
枫木桥乡杏村石桥组以前是垃圾成堆。“原来我家门口就有个垃圾池,狗叼着垃圾到处跑,附近臭不可闻,蚊子又多。”村民唐应清老人说。
情况的改善,从实施网格化社会管理开始。该管理机制推行后,乡级管理员张乐东和村组管理员一起,多次组织召开村民户主会,不断上门宣传指导。“一次次讲,一遍遍重复,就是讲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张乐东说,农村环境治理,需要的就是村民的自主爱护意识。“首先我们不蛮熟,不懂得这个道理,觉得我家里的卫生要你们管什么,后来这些管理员沿门沿户贴标语,做工作,号召我们一起动手把环境搞好,造福子孙,讲得确实有道理,我们都能接受。”村民周石桥说。
通过网格管理员的不断努力,这个“网格”的群众终于达成共识。于是,网格管理员又组织群众将水沟全部清理,将裸露垃圾清走。接下来,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重点就是引导群众对垃圾分类减量,尽量就地处理。在唐应清的家中,记者几乎找不到垃圾。他告诉记者,网格管理员经常上户指导垃圾分类工作,“教我们把煤渣等放入菜土,塑料袋回收,督促我们把自己房前屋后的卫生都搞好。”如今,已经81岁高龄唐应清每天除了会把自己家的屋内、地坪卫生搞好外,还会义务地把门前近50米的公路卫生搞好。在石桥组,尽管垃圾池已经全部撤销,但几乎找不到裸露垃圾,干净、整洁的环境令人备感舒适。
在枫木桥乡,这种改变不仅仅发生在石桥组,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全乡网格管理员走访群众家庭6700多户,督促5800多户家庭搞好房前屋后卫生,全乡48个“网格”的4180户群众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精心织就“连心网”
在枫木桥乡,每一位网格管理员在走访群众的过程中都会随身携带一本工作手册,在工作手册上他们会详细记录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每个月,这些信息都会被汇总到乡党委书记张湘桥的手中。
随着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在枫木桥乡普遍出现了“干部找群众”的情形,情况掌握、问题解决、工作推动、感情融洽都在基层完成。易明是枫木桥乡城管环卫办的工作人员,是牛角村一个网格的乡级管理员。作为一名年轻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群众,对他而言是一次锻炼。“最开始进户走访的时候,有点不知道怎么开腔,进去说话,宣传一些什么东西,有些不好意思讲。后来群众倒茶,对我们很热情,慢慢感觉就融洽了。”易明说。“最开始感觉群众很客气,和我们有距离感。”网格管理员罗智也道出了自己这样的感受,“但是现在我们和群众打成了一片。”“遇到什么事,我就希望干部过来。平时,我们很欢迎他们多上门。”牛角村村民唐桃香说。采访中,不少群众都向记者表达了这一想法。
如今,在枫木桥乡,干部上门走访颇受欢迎,所宣传的政策也基本得到落实。网格管理员对网格内的矛盾纠纷进行全面详细地掌握后,分类建立台账,分别制定对策,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9起,解决老信访问题1起。同时,全乡计生工作水准得到有效提升。通过网格化社会管理,今年该乡已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69对,完成社会抚养费征收45万元,落实结扎手术83例、上环99例、人工流引产44例,落实违法怀孕隐患处理115例,查环查孕率同比提高18.5%。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彭倚 龚再蓉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3/05/23/5670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