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桥市场内实在脏得无法下脚。
宰杀后的家禽内脏随意丢弃在一旁。
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马路市场。
督查组人员上前告诫摊主搞好环境卫生。
我县肉菜市场脏乱差,目前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现在全县正在大力推进“三城同创”(即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为什么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肉菜市场,环境卫生会每况愈下?
带着这一疑问,记者连续几日和县创建办、“三城同创”办、爱卫办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对城区部分肉菜市场进行暗访。记者和督查组发现,各菜市场整体创建氛围不浓,脏乱差现象相当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经营者文明创建意识淡薄、市场管理责任单位责任心不强,执法单位疏于管理,致使各农贸市场周边占道经营成为普遍现象。
杉木桥市场:脏得脚也插不进
多次被集中整治的杉木桥市场,已基本告别了昔日的“马路市场”、乱搭棚屋等现象,但当记者走进市场内,其环境卫生的脏乱差着实让人讶异: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恶臭熏天,脏得无法下脚,在市场内逛一圈下来,记者穿的一双粉色球鞋已被宰杀禽类的污水沾得污浊不堪……
5月23日上午9时许,正值菜市场经营高峰期,记者来到杉木桥市场东侧,发现门前就是一个小垃圾场。台阶下面污水横流,烂菜叶,烂瓜果满地都是,旁边堆放着一水缸,缸里漂浮着塑料袋、垃圾,水已发黑。
记者走进市场内生鲜部,只见门口一经营水产的女店主拿着扫把,猛地扫出污水,顿时污水四溅,顺着台阶流向地面。市场左侧,一卖鱼的男店主,挥起剖鱼刀,迅速地划开鱼肚,取出鱼内脏,随手往地上一扔。记者一看,原来这里剖鱼后留下的鱼鳞、鱼泡、鱼内脏等垃圾,居然没有用备用桶装上,全部扔在地上,一堆堆的,散发出浓浓的腥臭味。记者从市场内经营蔬菜的档位前走过时,发现每个摊主,都把挑拣出的烂菜叶随手扔在地上,每个摊位下面堆满了箩筐等杂物,摊位一侧则是随意丢弃的烂茄子、烂辣椒、烂菜叶等。过道内狭窄、拥挤。市场出口处则悬挂着“乱扔垃圾,不注意门前‘五包’最高可罚2000元”的横幅。“市场内脏得连脚都插不进!”家住龙头湾的老王说,他是偶尔才来此买趟菜,尽管他就住在菜场附近,但因其环境太差了,他总是舍近求远去超市购买。
北门菜市场:市场外还有“市场”
在北门市场,记者见到一个怪现象:市场内较整洁,市场外却脏乱差。市场内生意清淡,市场外却热热闹闹。
当天中午,记者一行来到北门市场时,看见正门前一家杂货店的泳衣已经用架子挂出了店外,往前走,记者发现3家水果店,全部在门前撑起了大阳伞,摆出摊台,在市场外经营水果。
北门市场东侧门外,则形成了一个小市场。10多个小商贩自发摆成一条线,用竹篓摆卖青菜、鱼虾、栀子花等。市场东侧入口处,污水遍地,菜叶到处都是,10多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摩托车也随意摆放,整个市场外杂乱无序。
走进市场,30多个摊位经营肉类和各式蔬菜,每个台面大概1平方米,台面上无一例外都搁了一块大木板,台面面积就扩大了。相对市场外的热闹,该市场内显得整洁有序,但生意冷清、门可罗雀。
记者采访了一位正在扫地的清洁工,她说,现在,北门市场秩序还算好的,以前,市场外乱摆卖现象比这还严重,秩序更乱,路面也更脏。最近,城管部门对该市场多次整治,但人一走,这些乱摆卖者又出现了。
喇叭口市场:买一回菜就受一回苦
喇叭口市场作为政府投资、兴建、管理的市场,场内外环境卫生应该干净、整洁。前天下午,记者抱着这样的想法来到喇叭口批发市场,发现这里脏乱差状况十分严重。
记者从市场东入口进入。在入口左侧,记者赫然发现一大堆垃圾随意堆在入口处附近。南侧空地更是脏乱差。卖空心菜的,老叶梗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卖豆芽的,漏下的豆芽渣被踩成烂泥……明明有垃圾桶,但菜农就是喜欢随意丢弃。家住沙河新城的一位买菜市民抱怨说:“我天天都来这儿买菜,每天都是这样乱哄哄的。买一回菜,就受一回苦。现在全县正在创“国卫”,喇叭口市场还是政府办的,为什么有关部门不好好管一管呢?”
记者随后还走访了白马大市场、八一农贸市场等,发现城区其他菜市场均存在卫生顽疾,有的水漫街头、卫生堪忧;有的市场内外都脏乱;有的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面对这些脏乱差问题,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引起足够重视,商贩们也能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大家一起努力,还市民一个干净卫生、整洁有序的菜市场。
露天菜场:有市无场,纠结的城市之“痒”
露天菜场影响城市卫生,破坏市容市貌,更无法保障食品安全。我县城区露天菜场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根治,它如同顽症一样,附着在我们这座城市的肌体上,是令人纠结的城市之“痒”。
5月25日,记者又对城区露天菜场进行了一番调查和走访。上午9点,正是马家巷菜场最热闹的时候,卖鱼的、杀鸡的、卖肉的,还有众多的菜贩早已摆放停当,占满了道路两侧,一条不宽的马路被两边的经营摊点挤得只剩1米多宽,行人勉强过往。“马家巷以前并没有露天菜场。”家住附近的邹阿姨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口骤增,而周边一直没能建起新菜场,居民们没处买菜,后来菜贩们渐渐自发转聚拢到马家巷内。目前这个露天菜场承担着周边金海花园、马家巷居民、紫金广场一带居民的“菜篮子”。
与马家巷一样,主城区目前困扰居民生活的露天菜场还有许多。据“三城同创”办今年5月的摸底调查显示:城区较大的露天菜市场还3个,分别是304农贸市场、东沩广场与城建投后市场、七星塘市场等,涉及摊点多达数百个。“马路摇身变菜场,这绝不是一两个部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它是多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里面还包含着历 史 的 因素。”相关部门一位负责人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欠账比较多,配套不足。”这是诸多职能部门不约而同提及最多的原因。据了解,我县城区目前有30多万人口,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配套菜市场的总面积连标准的一半都未达到,配套设施与城市规模严重不匹配。
一方面是城市菜市场配套不足,居民们对露天市场存在消费需求,而另一方面却是露天菜场给城市管理带来不良影响。
正因为菜场面积供不应求,对于违规露天菜场的整治,居民们也就会持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相对菜场周边居民的焦虑心态,离着菜场略远的一些居民却表现出另一种纠结心态。家住银海花园的贺先生骑车路过菜场时,对记者说:“露天菜场很脏,不卫生,但它确实方便了居民就近买菜,特别是在附近没有其他菜场的情况下。如果真的拆了,我们又该去哪儿买菜呢?要么到离此两三里路的东区菜市场,要么就要到更远的北门菜市场,那实在太不方便了。再则,露天菜场不仅价格相对便宜,而且许多农民进城自产自销,菜还特别新鲜。”
相关链接:城区12大市场
杉木桥市场、北门市场、东区市场、新城大市场、喇叭口市场、白马大市场、玉潭农贸市场、八一农贸市场、304农贸市场、东沩广场与城建投后市场、马家巷市场、七星塘市场。
来源:
作者:文/图 贺美容 彭倚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3/05/28/567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