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干群齐心战旱魔 农作物改种保丰收
2013-08-02 10:51:49 字号:

  6月底以来,我县持久高温无雨,农作物灌溉用水紧张。为确保今年能取得丰收,县农业局干职工迅速到各乡镇,指导农民有效抗旱,对已栽插的水稻积极保苗,对未栽插的改种其他旱地作物。

  久旱无雨 村民积极抗旱保苗

  昨日,记者在回龙铺镇华田村看到,由于高温持续,全村几千亩稻田都不同程度干裂,家家户户只好出动劳力,日夜分班抽水灌溉,抗旱保苗。

  村民陈福祥种了7亩田,早稻收割后,由于无水灌溉,他只种了两亩晚稻。同村的袁新群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有七亩多田,插了一两亩田,几亩晚稻秧苗还在田里就干死了。村民带领记者来到一处灌溉山塘,这个面积约五亩的山塘已经基本干涸,使得下游的100亩农田无法灌溉,耕种无望。

  自六月下旬以来,我县一直久旱无雨,全县旱情十分严重。受灾农作物主要是中稻、晚稻和蔬菜,其中蔬菜和中稻受灾损失最大,晚稻损失暂不能预计。

  全体出动 县农业局干部靠前指导抗旱

  在出现旱情后,县农业局组织全局的农业专家、干部职工分成几个工作组,由局领导带队下到全县各个乡镇,实地参加农业抗旱减灾工作。

  工作组将深入到干旱死角、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实地查看灾情,了解农民群众需求,听取基层干部意见。根据旱情发生发展的最新动态,指导农作物旱情培管,引导农民采取抽水抗旱、防控病虫害、开展补改种等措施,延缓灾情、减少损失。

  专家支招 改种扩种确保丰收

  为确保灾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县农业局派出农技专家来到华田村,查看稻田干旱情况,为农民支招。

  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刘国军建议,面对有限的水源,各地都应该采取科学管水、节约用水的办法,将水主要用在人畜用水和高效经济作物上,提高用水效益;用在农作物生殖生长阶段,如水稻的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改白天灌溉为傍晚或夜间灌溉,减少蒸发量,增强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采取间歇灌溉法,即“浅―湿―干”交叉间歇灌水,大田上水3―5厘米,让其自然落干,表层干白后再上水,但孕穗期不能缺水。就岗丘田已干枯变黄的稻苗,以及双季稻无水栽秧的田块,可采取水路不通走旱路的方式,改种效益较高且耐旱的秋西瓜、秋大豆等经济作物,努力实现灾年减产不减收。由于秧苗秧龄过老,今年最后的插秧机会已经丧失,因此没有插秧的田块要求不再栽插晚稻,改种旱地作物。积极推广优良耐旱蔬菜品种及遮阳网蔬菜生产技术。

  刘国军建议,在当前旱情没有得到根本缓解情况下,应抓紧做好“三抢”,即抢田管、抢补种、抢改种。因地制宜,科学抗旱,确保各项抗旱措施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减轻干旱损失。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熊胜兰 曹力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