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装下,笑容温暖,说话轻柔,仿若邻家大姐,亲切之感油然而生。这是近日记者在夏铎铺镇圣得西采访彭腊梅的第一印象。
爱岗敬业,员工眼中的好师傅
彭腊梅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不甘心重复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16岁独自一人去长沙学习缝纫。
创业初期的圣得西,技术员工缺乏,老板得知她缝纫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特请她到西裤车间当缝纫工。在岗位上,彭腊梅都表现出极大学习兴趣和极强学习能力。入司以来,她经常是最早上班、最晚下班的那个人,白天紧张工作,晚上还利用业余时间加班钻研技术或参加培训学习。她深知自己文化底子薄,在专业学习上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2004年公司推行无纸化办公,组织了电脑培训班,她是学员中年龄最大、学历偏低的一员,却通过勤学苦练掌握了电脑基本操作。担任管理干部以来,她通过公司ELN网络研修平台积极选修课程,一遍没听懂就听第二遍,反复学习、消化、再学习,成为学分最高、课程考核通过率最高的学员之一,多次受到公司表彰,并获得湖南省人事厅颁发的“工艺美术师”职称。彭腊梅自信地说:“我现在的水平,丝毫不会比大学生差,82年初中毕业之后,从未丢开过书本,一直坚持学习,总得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呀!”
在工作上,彭腊梅在积极提升技能的同时,还热心向同事传授技艺。她兼任了圣得西技工学校培训师,主讲《西裤工艺缝制技术》等5门实践课程,深受学员欢迎。针对新员工上手难情况,她除了讲授实践课程以外,还安排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传、帮、带,直到上岗考核合格。历年来,她为公司培养了质检员40多名,培训班组长30多名,车间主任16个,为兄弟部门培养输送营销、采购骨干10多名,还培养出熊灿、吴瑞平等“长沙市优秀技术工人”、“宁乡县高技能人才”,主管的裁床车间荣获“宁乡县工人先锋号”等称号。
1998年入职的唐灿兰是名聋哑人,彭腊梅是厂里唯一一位能与她进行交流的人,“当时她只在外面学了一点缝纫技术,看她身残志不残,就招了她。开始交流很困难,后来慢慢观察她的姿势和表情,就懂意思了。唐灿兰做事学得快,工序看一两次就会了。”入职之后,经过手把手地教导,唐灿兰现在熟悉生产车间的30多个流程,家庭幸福,婚姻美满。自1995年加入圣得西以来,她已在这里度过了18个年头,彭腊梅说:“在这里工作了这么多年,每个岗位我都熟悉,中间的酸甜苦辣我都非常了解,所以我特别能体谅他们,能帮能带的,尽我最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由于工作认真负责,生产的产品抽检合格率高,很快就升任班组长。随即,又升任车间主任、品管部主任、生产厂长以及ODM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先后获得“优秀职业经理人”、“年度人物”等10余项奖项。
乐于助人,大家心中的好大姐
生活上,彭腊梅就是大家的“知心大姐”,遇到困难时,总能看到她奔波的身影。服装企业女工多,尤其是生产一线员工横跨60至90年代,管理难度大。为了深入掌握情况,她每天都随身携带一个大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员工的特殊情况。她还每年组织关怀困难职工活动,帮助排忧解难,把温暖送到心窝里。
员工姜玉忠一句话说出了很多员工的心声:“我们基层员工或公司中层干部,不管遇到什么事情,第一想到的就是彭厂,她就像我们的当家人,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接着,姜玉忠给我们讲叙了7月18日晚上发生的事情,下晚班时裤装7组员工邓运连下楼梯时一脚踩空滚下楼梯撞到楼梯门铁栓上,将太阳穴上一根动脉撞断,当时血流如注,不省人事。当时被吓慌了的员工立马给彭腊梅打电话,接到通知之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她赶紧疏通人员,组织急救。因着她的沉着冷静,处理得当,及时为邓运连进行了止血,挽救了她的生命。其实,当时的彭腊梅也才动完手术回来上班,在手术室外等候的时候腿都在发抖,但她一直坚持到凌晨一点,将其全部安排妥当才离开。
彭腊梅用18载的光阴陪伴着圣得西一起成长,她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她用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从一名普通的农民成长为一名名企高层骨干,成就了自己的理想,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来源: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3/10/15/566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