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铺乡干群齐上掀水利建设高潮。
题记:水乃宇宙万物之本、华夏文明之渊,善治邦者当乃先治水也。
日月运转不止,江河奔流不息。从大禹疏导江河平定洪水的传说、到郑国开山筑渠振兴秦国的足迹、再到李仪祉兴建“关中八惠”开创现代水利先河的佳话,“治水兴水”永远是炎黄子孙繁衍生息的不变主题。
时光流转千年,凝结为一句箴言至理:“善治邦者当先治水也”。
全县上下深谙治水之要义,2013年,在连连战胜洪魔、旱魔后,续书炎黄水利之佳话,励精图治保安澜。县委、政府直面忧患,把住关键,冷静思治,高端决策,全民发动,在全县已经构建大水利格局基础上,将治水重心放在关键的“最后一公里”,130万干群凝心聚力,团结奋战,在广袤的楚沩大地上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奏响了一曲治水兴县,强农富民的雄伟乐章。通过全县上下的努力,田间水利建设取得了好的实效,全县增加蓄水1.2亿方以上,受益农田达30万亩以上。据水利专家介绍,增加1.2亿方蓄水,相当于再建一个黄材水库!
直面忧患,把住关键,冷静思治
怎样才能实现旱涝标本兼治,排水能畅通、蓄水有载体、用水得保障的目标?县委、县政府决策者殚精竭虑,经过深入调研后,寻找问题症结,抓住问题的核心,做出了把水利建设重心放在“最后一公里”,打通水利命脉毛细血管的科学决策;制定了以农村河道整治、渠系清淤整修、山塘扩容增蓄和河坝更新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水利战略。
善奕者谋势,善观者谋局。
2013年5月21日,洪涝灾害过后的天气异常闷热。在朱良桥乡的田间地头,宁乡经开区工委书记、县委书记黎春秋神色凝重的弯腰察看灾情,白花花的太阳下,豆大的汗珠跌落在开始泛黄的禾苗上。书记脚踏泥泞看灾情,一路行一路看,一路语重心长和随同一起调研的县水务局负责人分析:“一定要把加强农村田间的水利建设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衙斋卧听萧萧竹,一枝一叶总关情。2013年汛期开始,我县就经历着一场比一场凶猛的洪灾,双凫铺镇小时降雨量达到了98.7毫米,一轮强降雨达到了373.5毫米,这些不断刷新气象记录的暴雨,给全县百姓带来更多防不胜防的灾难。紧接下来,宁乡又遭遇了连续52天的持续高温特大干旱,炙热的太阳烧烤着大地,江河水位逐渐下降、水库山塘开始干涸、庄稼植物开始枯萎、部分人畜饮水安全开始出现困难!
面对目前水工程带病运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脆弱、水利保障能力偏低等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实现旱涝标本兼治?又怎么样才能让全县人民安居乐业?这些问题,让县委、县政府决策者殚精竭虑,昼夜冥思。“我县历年来持续加大投入,对于水库除险加固和重大水利项目进行攻坚,目前主干渠系运转正常,但骨干工程改造与田间工程配套不同步,特别是灌区末端渠系不畅,‘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突出,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我们要通过农田水利扩容提质工程深入推进,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田间渠系的配套完善上来,这样既提高抗灾能力,又能促进整体工程效益的扩大与发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是县委副书记、县长周辉在深入全县33个乡镇调研后,语重心长说出的一番话。
县委书记、县长明确提出水利建设要集中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和农民群众面临的洪灾、渍涝和干旱的问题,并成立领导小组对全县农村田间水利进行专题调研。县委县政府领导全部联点乡镇,走到了村组、走到了农民家里、走到了田间地头,通过深入广大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收集群众的建议,全方位的掌握了全县水系情况、“卡脖子”工程、易涝易积地区和干旱死角等情况。
科学决策,谋定而动。2013年7月19日,宁乡经开区工委书记、县委书记黎春秋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水利民生工作,明确了农村田间水利扩容提质建设的总体任务和目标要求。8月8日,县委副书记、县长周辉主持召开动员会议,一场前所未有的农村田间水利扩容提质项目建设在全县拉开序幕。
科学部署,创新机制,全民发动
县委、县政府注重把群众的呼声和现实需求摆在突出位置,切实解决基础设施弱、影响范围广、群众期望高、投入见效快的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和防汛抗旱突出问题,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夯实现代农业的基础、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2013年8月8日动员会以来,全县农村田间水利扩容提质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阶段性成效,究其原因,得益于机制的创新、科学的部署,有道的攻略。
科学铺排路径准,突显民生第一需求。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注重把群众的呼声和现实需求摆在突出位置,切实解决基础设施弱、影响范围广、群众期望高、投入见效快的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和防汛抗旱突出问题,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夯实现代农业的基础、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朱良桥乡突出重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入手,深得人心。
找准着力重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往年水利设施注重水库上源和主干渠道建设,本次农田水利建设则是以田间水利配套工程完善为主,突出了水毁工程修复、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农村河道与末端渠系整治三大重点。特别是针对水毁工程较多,修复任务较重的情况,对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水毁塘坝、沟渠进行了及时修复,兴建了一批小型抗旱水源工程,加强了村庄小河综合治理和山塘、末端渠系等小型水利工程清淤、扫障、防渗,确保了抗旱用水,有效克服了“渠边旱、水中旱、小高地”现象。各乡镇从宏观层面上掌握水系图,找准影响本乡镇旱涝的主要问题和症结对症下药。流沙河镇主攻水毁工程修复,建管并重,注重长效管理。
探索生态建设方式,确保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乡镇党委、政府倡导控制成本、简单实用、生态保护、清疏为主的原则,不搞项目化运作,严格执行不用水泥浆砌、不变渠道走向、不搞农田整理的“三不”原则,既节约了成本,又凸显了生态特色。城郊乡在施工过程中,只对山塘进行清淤扩容、塘基整形和木桩护堤,对渠道进行疏浚和扫障,整个建设过程中没有使用一包水泥、没有实行一处浆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确保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实现。
以奖代补机制好,全面调动群众投工投劳积极性。县财政建立了奖补机制,设立验收考核三个等级,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变“先拨款、再做事”为“先办事、再验收,以奖励、求实效”,放大财政资金的社会效益,全面调动了群众投工投劳积极性,持续掀起水利建设高潮。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机制创新、突出重点,激发村组工作积极性,田间水利建设实现了变被动为主动的根本性转变。煤炭坝镇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建设标准较高;双江口镇以草溪渔场为重点,突出干旱死角和易涝易积区域建设;菁华铺乡、城郊乡、白马桥乡以干旱死角为重点,以清淤扫障为抓手,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夏铎铺镇实现了村村有示范、组组有行动、人人有事做。
凝心聚力,全民鏖战,成效凸显
在楚沩大地上,县级领导亲临现场,靠前指导,一线作战;乡镇村各级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部门不遗余力,有求必应,积极参与;广大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劲头十足,加班加点,挥汗如雨大干快上!全县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造就了“千家万户齐发动,千军万马齐上阵”的建设局面,描绘了一幅再造沃野良田的动人画卷,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建设者之歌……
县四大家领导率先垂范,深入一线督查指挥。宁乡经开区工委书记、县委书记黎春秋三顾双树村,为村民引甘霖;县委副书记、县长周辉深夜赶赴朱良桥乡为当地解燃眉之渴;县委副书记邓杰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贺应辉、县政协主席喻亚军等县领导纷纷深入一线,督查指导,高屋建瓴明确战略目标,为水利建设鼓劲加油!
作为主要载体单位的县水务局忠诚履职,勇当先锋,分8个小组,深入全县各乡镇一线参与建设,不遗余力提供技术指导,进行质量督查;防汛办工作人员昼夜值守,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各县直部门单位不甘人后,县纪委、县财政局、工商银行参与坝塘镇的动员会议,当场表态出资助推田间水利建设;公安局,人民银行、农科园、交通局和教育局等单位,多次到联系乡镇观摩指导,与乡镇形成合力,形成互动,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在力量上给予帮助、在思路上给予参谋。
各乡镇党委、政府从改善水利的现状入手、从越来越复杂的极端天气应对入手、从扩大政策支持的途径入手,充分发动群众,引导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投工投劳筹资,做到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东湖塘镇是全县有名的干旱死角,在镇党委、政府的宣传发动下,群众成为了真正的建设主体,男女老少齐上阵,各村各组争先锋;枫木桥乡组织乡村组200多人召开紧火会,群众思想高度统一;坝塘镇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突出主区,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大成桥镇、喻家坳乡干群齐出力,村组齐参与,拉近了干群之间的心灵距离;横市镇基础工作扎实,群众发动到位,投工投劳积极。
群众参与积极性高。2013年的水利建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热烈拥护,筹工筹劳搞建设的、自愿腾地堆淤泥的、机械免费上工地的典型层出不穷。菁华铺乡泗海村80岁的蔡寿生老人,每天义务给施工车辆计时计数,该村刘辉跃出资8万元用于山塘清淤;道林镇靳水村69岁的龙新十老人,天石村74岁的胡梅生老人,在主动参与建设的同时,发挥对水系布局熟悉的优势,为工程的科学推进提供了许多合理化建议。老粮仓镇双舞村总支书记李喜文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纷纷捐钱捐物,投入到农村田间水利建设当中。
通过全县上下的努力,我县田间水利建设取得了好的实效。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全县清淤山塘5000口,清淤面积30000万亩,实现投资4亿元以上,其中县级以上投入6000万元,乡镇财政投入3500万元,社会投入3000万元以上,群众投资12000万元以上,投工210万个以上,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夕险加固、铁冲水库扩建等项目的实施,全县增加蓄水1.2亿方以上,受益农田达30万亩以上。据水利专家介绍,增加1.2亿方蓄水,相当于再建一个黄材水库!而要建一个黄材水库,投入资金至少30亿元!
我县田间建设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赞扬,获得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副省长张硕辅主持召开的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调研会议上,我县做了经验介绍,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兄弟县市的一致认同,并在全省范围内予以广泛推广。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杨泰波一行来到我县调研今冬明春水利建设工作时指出,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大家都发动起来修水利,这很可贵,要好好挖掘经验,进行推广。市领导更是多次来我县现场视察和指导,均对我县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我县被定为全市水利建设大会的田间水利观摩建设现场。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吴晴 喻启宏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4/01/29/566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