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警民联合巡防启动仪式。
摩托车巡城区42条主要街道。
夜幕中的警灯闪烁。
电子眼全程监控。
专业巡防夜巡抓获现行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2013年,我县结合城区实际情况,经过专题调查研究、学经验、试运行一系列动作后,在城区初步构建了集视频监控网、街面巡防网、社区防控网、内保单位防控网“四位一体”的网格化治安防控体系,织就一张平安网。
2320只天眼 科技防范立体化
1853个监控点位,2320个摄像头,6个派出所监控分中心,1个县级监控中心……刑侦统计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县公安局利用“天网工程”等视频图像破案共140余起,其中八类恶性案件20起,利用视频图像及其他信息破串并案件150余起……
2011年3月,我县“天网工程”建设正式启动,在长沙市人民政府、长沙市公安局统一部署下实施。整合自2007年以来安装的治安视频监控、道路监控和电子卡口等视频监控,并按照“守住点、封住边、控住面”的原则,在玉潭、城郊、历经铺、白马桥、夏铎铺、金洲等19个社区的公共区域临街面、主次干道、交叉路口和治安复杂的背街小巷等场所新建视频监控点位1853个,安装摄像头2320个,改造5个派出所的监控分中心,新建1个派出所监控分中心,新建1个县级监控中心。总工程量现已完成约99%。“天网工程”按对进入城市公共区域的移动目标进行联网监控,基本达到“人过留影,车过留牌”的应用效果,为绝大部分刑事案件破案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24小时不间断, 专业巡防常态化
“交通堵了,一下就给疏通了,这警务车还挺管用。”刘先生说起这警务车满脸的笑。去年9月12日,一环北路与花明路交界处红绿灯因为停电无法正常使用,顿时交通一片混乱。刘先生见状立刻到警务车处询问联系交警,未曾想执勤人员回答“您好,我们已经联系交警,将即刻赶到,请稍等”。不出3分钟,交通秩序恢复常态。
这只是街面防控网的一个缩影。街面防控网主要是把城区“三乡三镇”辖区内辐射到19个社区、5个出城卡口的42条主要街道(道路)作为城区网格的经络,以县公安局巡警大队为主体进行24小时全天候步巡和车巡。同时,在城区人流相对集中的区域增设9辆移动警务车,通过移动警务车辐射周边区域,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进行巡逻防控。通过与110指挥平台的对接,及时反馈治安信息,并根据110指挥中心调度,快速处置发生的案(事)件。
警民同心,社区防控无缝化
“你看看我的头,都流血起包了”“我一边扫她们一边丢,说不听还很凶”1月25日,在清扫路段,环保大爷与外地大姐双方各执一词,城郊乡罗宦村大塘组组长高友良一行见状,随即迅速了解情况并及时反应,分边劝导,平息纠纷。记者现场看到,高友良一行身着统一服装,手配“治安巡逻”红袖章,整齐规范。据高友良介绍,年关将至,为了保障社区安全,他自发组织罗宦村大塘组7人,并为其购置统一服装、袖章等,在重点时段、路段,自愿、义务的为社区防控贡献一份力量。这是广大市民热情参与巡防保平安的剪影,也是“红袖章万人巡防促平安”活动的延续。
社区的长治久安离不开警民无缝化合作防控。为社区防控严密,充分保障市民安全,我县明确并完善了各项机制,科学合理地划分网格并按照现实需求配备民警、协警,定人定责。据了解,我县采取“四级平台、三级管理”的城区网格化治理模式。全县城区共划分为62个网格,城区的每个社区按照区域管理面积大小、实有人口数量多少、辖区发案率的高低、社会管理难易程度等因素,结合乡镇、社区实际情况,划分为2-4个网格,作为基础单元格。各基础单元网格按照“1+4”的模式配备网格管理员。即1名民警和4名协警。城区三乡一镇共由310名网格管理员负责落实网格内治安巡防、消防安全管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重点人口管理、信访维稳、矛盾纠纷调处、安全隐患排查、突发事件处置等八项主要工作职责以及乡镇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各基础单元格建立了网格治理服务机制、重点地区管控责任机制、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考核奖惩和长效保障机制。网格管理员对所辖网格进行24小时全天候动态巡查,及时、准确地反馈并处置巡查中发现的各类社会治理问题,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可防性案(事)件的发案率。
1100名保安,内部保卫避死角
目前,城区重点内保单位共有保安1100多名,各单位已相应建立了较为符合各自行业特征的内部保卫制度。在此基础上,县委政法委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拟将内保单位的视频监控信息并入天网工程,综合利用内网和外网的作用,同时,畅通内保人员与网格管理员联系渠道,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与联动处置机制,达到社会治安信息资源高度融合。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彭凤 谢明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4/01/29/566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