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我县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途径和载体很多。其中,因地制宜开展“夜访农户”活动,这是干部“沉下身”、了解群众呼声、倾听群众意见最实在最有效的方法。“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身影就常常出现在农家,“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走访农家如走亲戚。
老百姓白天忙于农活,夜里一般都在家。干部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开展夜访,给受访者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干部“没有架子”,还把自己当回事。这样容易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有利于消除群众对干部的戒心,搭起交流的平台。此外,夜访免不了夜谈。谈的内容,自然离不开老百姓的急事难事烦心事。谈的方式,应该是和风细雨式的“拉家常”,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也不是无话可说的冷场,或者干脆走过场,进农家板凳尚未坐热,话无两句,就拔腿“开溜”。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时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下高楼”、“出深院”,直接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坐在一条凳子上,把群众反映强烈且集中的意见收集上来,拜人民为师,向群众请教。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能否“坐到一条凳子上”,可以检验党员干部与老百姓是否有一种亲密无间的真情实感。
我们要时刻牢记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以平等交流、相互沟通和民主协商的方式去解开群众心中的“千千结”。要时刻牢记虚心向群众学习,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政策传达给群众,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提措施、抓工作。要时刻牢记“鱼儿离不开水”的道理,从感情上密切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切实实地把自己当成鱼,把群众视为水,永远扎根于群众之中,认认真真当好人民的公仆,让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让群众生活得更有保障、更有质量、更有实惠、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李宏伟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4/05/14/566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