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月饼市场回归理性
2014-09-12 11:07:23 字号:


节后超市忙着下架滞销高档礼盒月饼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中秋佳节已经过去,但月饼味儿仍留在唇齿之间。记者在节前节后对月饼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与以往火爆的市场相比,今年的月饼市场更趋理性。公款团购消费难见到了,高端月饼鲜少有人问津,而本土特色、散装的、大众化月饼受到市民青睐。

  奢华月饼遇冷:政府团购销售为零

  “今年高端月饼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0-90%。”

  记者走访了县内几家月饼生产销售企业和商场,大都反映今年高价位的月饼销售遇冷。

  “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再到中纪委发文严禁中秋国庆送月饼,政府单位团购为零。”宁乡知名月饼生产企业湖南大华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贺建成告诉记者。

  据贺建成介绍,公司的月饼生产线自农历七月中旬开始满负荷生产,一个多月时间里几乎没有停歇,销售比往年有所增长。往年前来购买月饼的消费者,大多是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所持消费券,多为所在单位团购并下发的过节福利;而今年虽然政府单位团购减少,但零售业增加,销售量比往年上升了30%。

  “今年公司积极走实惠经济路线,最高价格的礼品盒装月饼只有328元一盒,是去年最高价格的一半。”贺建成告诉记者,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持续影响,中高档团购市场的大量缩水,很多酒店也不会再到月饼市场来分这一杯羹,以零售为主的大众化费市场反而增大。面对新趋势,“萝蔓月饼”一改高端奢华,把准了市场,往年的鲍鱼、鱼翅等月饼都不见踪影,有的只是蛋黄、豆沙等大众口味的月饼,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销售反而略有增长。

  平价月饼受追捧:市民抢购排长龙

  “月饼市场对于我们来说,依然是‘万紫千红的春天’。”记者采访宁乡工商联月饼厂负责人罗卫东时,他颇为自豪的说着工商联月饼“春天的故事”。

  据罗卫东介绍,宁乡工商联月饼1958年诞生,1984年开始成规模生产,产量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虽然生产量大,价格也达到了12元每斤,但仍供不应求,很多经销商即使“拉关系、递条子”也进不到货,零售则需采取排队限量供应的方式,每人一次购买最多不得超过5斤,很多长沙、益阳的客户慕名而来。他说这些年来,工商联从没剩过一个月饼到八月十五,基本都是带着烤炉的余温出厂的。

  宁乡工商联月饼为什么卖得这么红火?罗卫东的解释是传统工艺、大众口味、平民消费,再加上品牌深入人心,原料货真价实,不放任何添加剂,致使宁乡工商联月饼每年呈现量价齐升的好局面。厂里一般每年端午节后开始备料,农历七月半前正式生产,至农历八月初五即进入高峰期,今年的销售达到17.8万斤。

  “中央的规定不但对我们没有丝毫的影响,反而增长了我们的销量,原来一百多元一个的礼盒销售很是一般,现在变得十分抢手了。”罗卫东说,依现在的形势,每天再增加一两千斤的产量都不存在销售问题,但厂里没有盲目扩大生产,既是生产场地有限、人手不足,还在于确保工商联月饼的应有品质。他说,无论生意多好,工商联月饼都会将平民化的路子走到底。

  月饼质量全提升:抽样检查全合格

  据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县目前共有已经办理QS证的正规月饼生产企业共12家,主要生产广式和苏式两种月饼。目前在消费者当中具有一定影响的有大华、工商联、香香等。按今年八月中旬对所有月饼生产企业的抽样检查,12家企业的产品均符合GB19855—2005月饼国家强制标准,抽样合格率达到了100%。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月饼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共有14项,其中菌落总数、酸价、过氧化值这三项指标最容易超标导致产品的不合格。为此,县质监局采取提前介入,强化指导,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全面促进各生产企业加大对生产场地标准化建设的投入,全面加强对各生产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生产者的安全意识,有效的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刘汉光 吴晴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