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近段时间,《今日宁乡》刊发了“践行群众路线,彰显为民情怀”系列报道。如:枫木桥乡干部为民解忧效果好不好,让群众来当考官;昔日脏乱差的朝阳溪变成了今日的美丽整洁舒适的市民休闲散步场所;通益社区抓绿化抓整洁,获得居民称赞;大投入强教育,让“有书读、读好书”成为现实……每一件为民解的难题、办的实事,曾经都是群众不满意、久拖未决的问题,能得以解决,不难看出,其中关键是有锲而不舍为民解难题办实事的作风和情怀。
为民解难题办实事,这是我们党的宗旨要求,也是践行群众路线所追求的目标。但是,怎样解难题办实事,却有不同章法。有的初时诺言声声,后来却是重“言”轻“行”;有的急功近利、壮志雄心,但一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指示精神,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为民解难题办实事。
锲而不舍为民解难题办实事,是一种感情。群众乃衣食父母,如果没有深厚的感情,是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全身心地付出的;作秀、走过场、重形式,浮在表面,其效果必定大打折扣,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锲而不舍为民解难题办实事,是一种责任。党和人民给了领导干部权力,也赋予其义务和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应尽本分、尽职尽责。锲而不舍为民解难题办实事,也是一种作风。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毫无保留地融入到为民的行动中去,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雷厉风行、扎扎实实地为民解困解忧解难,这才是干部的良好作风。
锲而不舍为民解难题办实事,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意愿,集中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伏下身子,深入基层,多向群众请教,多与群众谈心,真正了解群众疾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要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忧。要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彰显社会正义。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以良好作风,带着感情和责任,发扬“钉钉子”精神,有质有量、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为民解难题办实事,必定会得到人民信任和拥戴。(此系列评论到本篇结束)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本报评论员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4/10/15/5663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