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湾村民李翠娥为院中花卉浇水。
一座座小院精致美观,各色花卉姹紫嫣红,吐纳芬芳,引来彩蝶蹁跹;一条条村道干净整洁,两旁栽植着四季长青的乔木,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一方方水塘清澈见底,水草与鱼儿相映成辉。
这是近日记者在大屯营镇石家湾村看到的一幕幕美景。据了解,石家湾村坚持创“政府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干净整洁舒适,生态文明美丽”模式,着力以示范带动提高整体文明卫生水平,创环境卫生高品质。今年,石家湾村在长沙市环境卫生半年检查中获得“优胜村”称号。
加强庭院美化 处处是风景
今年50岁的石家湾村民李翠娥种植了180多盆花卉,将庭院打造成了一个小花园。记者前去采访李翠娥时,她正拎着水壶给庭院中的花花草草浇水。“现在开得最好的是鸡冠花和七层楼,花朵大,颜色艳。花盆里种着的是三角梅和野菊花。”介绍起院中的各色花卉来,李翠娥如数家珍。“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爱种花,既美化了环境,又能提高空气质量,现在我们石家湾村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自己住着也更舒心了。”李翠娥说。
据石家湾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环境整治过程中,石家湾村积极动员农户加强庭院绿化、美化,开展“美家美户”等评比活动,对评选出的“最美庭院”进行张榜表扬并给予奖励,将庭院美化典型户进行经验介绍推广、整体带动,通过充分发动形成庭院美化风气,使群众纷纷自发种植、插迁花苗或购花种养,有的农户一次性便投入四五千元购买花卉。据了解,仅石家湾村喻家坪组种植花木数量达到100盆以上的就有20余户,品种涉及兰花、五色菊、彩叶草、满天星等30多个品牌,步入农家小院,犹如漫步于花的海洋。
此外,石家湾村力求保留原生态风貌,对农户种植的瓜果蔬菜、自然生长的乔木灌木,只进行整理和维护,力争做到自然美观,体现农村风光特色。如采用生态的竹篱围园,天然的片石护堤,倡导无公害蔬菜瓜果种植等。
开展常态化整治 垃圾无影踪
记者在石家湾村走访过程中发现,不管是在水泥村道上还是田垅小路间都不见垃圾踪影,且没有发现垃圾焚烧的现象。村头村尾干干净净、清澈整洁,空气中飘荡着淡淡花香。村民谭建明告诉记者,大部分村民现在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都会主动将垃圾分类并放入村中的环保垃圾桶中。在谭建明的带领下,记者很快就在路边看到了不少环保垃圾桶。这些环保垃圾桶三个为一组,分别写上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并排放置在一个由竹子编制成的小“房子”中。为了让垃圾桶保持整洁漂亮,村民还特意在“房子”上方种上了鲜花。“以前不太注意环境卫生,手头上有垃圾可能随手就扔了,现在村上搞得越来越干净了,我们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增强了,再也不会乱丢垃圾了。”谭建明说。
今年以来,石家湾村新增环保垃圾桶数十个,花草保护及环境卫生宣传提示牌十余处,通过有效投入,基础条件更加完善。当前,石家湾村由镇联村干部、镇爱卫办干部、村干部实行“三包一”分片包户负责。对各农户制定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制定了整治考核操作细则,由“三包一”干部每天沿户上门查看指导,督促农户开展整治,明确了“六不见”、“十净”的要求,即“不见一处垃圾乱扔乱倒、不见一处污水乱排、不见一处乱搭乱建、不见一处家禽放养、不见一处乱摆放杂物、不见一处乱张贴悬挂物”;房前屋后沟渠、室内外地面、农具、厨房等十处干净。对于家中缺乏劳动力的留守老人或外出务工户,由组上组织义务劳力协助清理。在整治过程中,石家湾村坚持在“疏、严、细”字上下功夫,通过全方位、高密度、常态化整治,各户保洁已形成常态化和长效化。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小范婷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4/10/31/566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