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继去年11月份环保世纪行沩江踏勘行动后,今年12月上旬,环保世纪行再走沩江路
活动启动,全面分析了解一年来我县各乡镇在保护沩江母亲河方面的动态。县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县环保局、县水务局、《今日宁乡》信息中心、宁乡电视台、县环保志愿者协会共同参加。
本次沩江踏勘回访活动从巷子口镇出发,途径黄材镇、横市镇、双凫铺镇、大成桥镇、回龙铺镇、玉潭镇、历经铺乡、城郊乡、双江口镇等11个乡镇,徒步踏勘沩江,全面深入了解沩江两岸挖砂洗砂及污水排放等相关情况,对沿江两岸生态及保护情况再一次进行了全面了解。
沩江南源 山泉甘甜
12月4日,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文军的带领下,踏勘队员们来到沩水南源的发源地,巷子口镇花桥村联中组。
“源头就在山上,山上的泉水相当好,做饭、喝茶等生活用水都来自于此,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在踏勘中一位路过的村民告诉记者,这里的山泉水常年流淌,现在巷子口镇花桥村的群众都是饮用的山泉水,水质和水量都能够得到保障。
在巷子口镇扶王山西麓大托里,一股清澈的山泉从石堤上倾泻而下,水质非常清澈。从南源流出的一条小溪里,里面有一个水管,是当地村民用来取水的。“入口甘甜、沁人心脾。”当地人说水喝起来是甜的,马上就有踏勘队员俯下身来捧起溪水尝了尝。本次南源踏勘活动就从这里开始。
为了保护沩江南源水质,巷子口镇政府组织开展了保护沩江生态整治活动,通过村村响、发放宣传单、上户做群众工作等方式,让广大的老百姓知晓保护水源的重要性,同时在全镇开展拒塑行动。巷子口镇党委委员郑海军表示,在保护和守护自己家乡的水源上,通过引导和教育群众珍惜环境、保护生态、不乱丢垃圾等,起了很好的作用。
挖砂洗砂 整治有效
和去年支离玻碎、满目疮痍的河道场景相比,今年,沩江河沿线部分地段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12月5日,在黄材镇炭河里遗址公园附近的一条支流里,被破坏的河堤得到了重建。“去年在这里,看到的是整个河堤因为挖砂被损毁严重,一个坑一个坡,凹凸不平。但现在整个河堤进行了护砌,使用了雷偌网来保护,且上面长满的绿色植物,也起到了生态护堤的作用。”两次踏勘都参加了的队员介绍说。
去年,在双江口河段,众多吸砂船成群结队,吸砂管和钻头张牙舞爪,将河床和河堤上的细砂悉数吸取上岸,河道破坏极其严重。今年,一路走来已经很少看到吸砂船了,仅有的几艘吸砂船都是通过招投标进入河段采砂,挖砂采砂得到了很好的规范。双江口镇人大副主席钟朝辉表示,自去年的沩江踏勘活动后,镇党委政府关停了多家非法运营的企业,县水政监察大队也采取了多次行动。政府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对挖砂采砂的情况进行了整合,乱采滥挖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沩江下游的水质与去年相比有了明显变化,沩江的生态也在逐步恢复之中。
但是在走访中记者也发现了一些新开的洗砂场。沿沩江南源一路走来,不出10公里,沩江的水质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地方的河道里挖掘机轰鸣,砂砾堆积成山,河床严重损坏。由于洗砂,沩江水,由清澈见底变得浑浊不堪。非法采砂不仅造成了水质的破坏,更重要的是侵蚀河道健康,严重影响了堤防、大桥的安全。
环保教育 从小抓起
“保护母亲河,共建美好家园,我们共同努力。”12月4日,在黄材镇井冲中学的初一116班的教室里,同学们共同宣誓保护母亲河。
当天,环保志愿者们给同学们上了一堂保护母亲河的环保教育课,阐述了保护沩江母亲河的意义,并通过图文的形式,展示了母亲河的现状和破坏环境的典型,让同学们真正领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完这堂课给我们的启发很大,顺手关水龙头,使用布袋少用塑料袋,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具,少吃口香糖”、“遇见垃圾随手拾起,可以回收的垃圾放在一类,吃完的饮料瓶可以拿来做手工。”上完课后同学们积极展现学到的新知识。
据井冲中学校长刘献民介绍,学校一直把环境卫生和生态保护纳入学校的日常教育,并通过大手拉小手活动把环境保护意识宣传到家,现在同学们已经养成了不乱丢不乱扔的好习惯。
在踏勘回访活动中,志愿者们每到一地都向附近居民发放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环保小知识的宣传单,号召乡亲们共同保护母亲河。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踏勘队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更多的人,保护母亲河,保护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
污染现象 仍需整治
自去年沩江踏勘活动以来,沩江沿岸环境状况得到很大改观,但不难发现企业污水偷排、居民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倾倒、违规捕鱼等现象依然存在。
12月5日,当踏勘队来到双凫铺镇的双桥造纸厂时,发现该厂在厂房后面将未处理的废水偷排至沩江。厂内员工发现勘探队人员后随即停止机器运作,排污暂时停止。县环保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这家造纸厂受到多次处罚,但由于监管措施难以到位,偷排现象仍未得到遏制。同样,在大成桥镇的清泉村杨柳组有两口水池,是大成桥镇涌金铝业的排污口,而这些水池里未经处理的污水,会不定期地排向沩江。
在踏勘中,记者还发现不少村民把沩江岸边当成了天然的垃圾场。在巷子口镇七里水附近地段,一堆垃圾格外显眼。“根据观察,这可能是农村办酒席后产生的一次性杯子、啤酒瓶等,包在餐布里面,直接丢下。”环保志愿者肖拯说。同时在巷子口镇莲花村黄材水库尾端的库堤上,记者看到,大量的建筑垃圾堆放在这里,这些建筑垃圾有早期就堆在这里的,同时也有最近才倾倒的。
当踏勘队来到黄材镇炭河里遗址公园河段时,几个村民正在用电鱼机打鱼,桶子里已经有不少战利品。“就是打起玩嘞,小鱼虾没问题吧。”当记者上前询问是否知道电捕鱼的危害时,村民这样回答。电鱼者全副武装,身着橡胶外套,背着电鱼机,到处扫荡,所到之处鱼虾全部死光,而被电鱼机电死的大量鱼和其它生物,只有少数被电鱼者带走,大部分尸体还是沉到水底,逐渐腐烂变质,给河流水质造成了一定影响。
不过,部分地区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去年,横市镇陶公坝下游左岸,是一大片生活垃圾,就像一个垃圾场,但本次走访中这些垃圾已经被处理干净,还新砌了护堤。黄材镇胜溪锰矿停产一年后,沩江踏勘队故地重勘回访。可以看到水库泄洪道里过去的死猪、死鸡、死鸟等动物尸体和散发着恶臭的黑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澈透明的江水,三五成群的水鸭在嘻戏。
城区环境 有效改善
“要根治,就必须要政府下很大的力气,群众也要爱护,我们这些附近居民更要时时刻刻对环保有个意识。”在化龙溪散步的彭老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2月9日,踏勘队重新回访了城区四溪一渠:正农溪、朝阳溪、化龙溪、东沩溪、民兵渠。跟去年同期相比,它们的水质和环境都有很大的改善。
朝阳溪是县城的一条主要水道,直通沩江,由于朝阳溪流经杉木桥农贸市场,排水口的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一直比较严重,但这次走访发现,这里的生活垃圾问题有了明显好转。李大伯在杉木桥农贸市场做蔬菜生意已经很多年,他告诉记者,如今这里的环境卫生大为改观,市场内规范整洁,每天都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巡查,车辆按指定的位置摆放,卫生也有专人负责,不仅方便了买菜的市民,对于他们这些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店主,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据了解,为了确保杉木桥市场的环境卫生,县城管局和玉潭镇对该区域进行了规范管理,划定了摊位线,实行人车分道,每天按排值班人员轮流执勤,有效改善了市场的环境卫生和经营秩序,以往往河道里乱丢菜叶乱倒垃圾的现象有了明显改观。记者看到整个市场内井然有序,过往的市民反响很好,“卫生搞得好,市场秩序也比原来要好几倍。”
一同考察的环保志愿者们,切身感受到了沩江治理这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他们表示,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去年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得到了有效解决,但仍存在部分问题没有根治。沩江河的治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配合,也需要长久的保持,共同维护我们的母亲河。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戴震寰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4/12/19/566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