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一年接诊门诊病人8179人次
2015-04-09 09:54:23 字号:

周伟湘工作近照。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他经常在夜半酣梦中,被前来求诊的乡亲叫醒;他经常天还没亮就走在上班的路上,到深夜披着星光独自回家。虽无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24年如一日悬壶济世,走村串户,送医送药,随叫随到,村民记住了他,更离不开他。他,就是我县首届乡村名医,白马桥乡卫生院院长周伟湘。

  尽心尽责干好本职工作

  下乡随访、问诊开方……从行医第一天起,周伟湘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一干就是24年。从医24年来,不论男女老幼,不管贫贱富贵,他随叫随到,视救死扶伤为己任;对待病人,他总是笑脸相迎,细心检查,认真医治,始终坚持不开大处方,让群众花小钱治大病。

  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是周伟湘的“三件宝”,基层卫生院没有高端的医疗设备,他就是用这三件最简单的设备诊治一个个的患者。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五保老人,他总是免除所有诊疗费,经常还自己掏钱为病人支付药费和住院费用。仁福村五保老人贺大爷,在白马桥乡卫生院住院病情未见好转,他亲自将老人转送到县人民医院,自己掏钱为老人办理入院手续,等到政府安排人员照顾他才放心离开。城乡居民医保老年人体检期间,有很多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人来参加体检,都是由他亲自背上扶下,一楼到二楼再到三楼,再从三楼下来,凤形社区冯奶奶感动得流泪,扶着他的手说:“周医师,谢谢你,你们医务人员真是‘在全心全意为我们这些老年人服务,我没来时还不相信,现在我亲自做了体检,才真正体会到你们这些医务人员真不容易,这样细心细致为我们老年人服务,饿了有早餐吃,渴了有水喝,走不了还有人扶有人背。”周伟湘只是微笑着回答老人:“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是我们每一个医务人员应该做的,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就应该为当地百姓服好务。”

  任劳任怨赢得社会肯定

  周伟湘说:“当好院长,首先是做好医生,而做好医生,最关键的就是要有责任感和同情心,对病人不放弃、不抛弃,这样才能最大可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减轻患者的痛苦。”

  医院临床医师少,值班医师不多,周伟湘担任院长仍坚持天天坐诊,坚持与临床医师一视同仁,轮流坐诊轮流值晚班。在抢救病人时,他总是身先士卒,亲自参与抢救。有一次,产科一名产妇分娩后胎盘滞留引起大出血,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转送只会给产妇带来更大危险,他当机立断,立即向县人民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求助,上级医院立即派出技术最好的医师和血制品在最短的时候内赶到我院参与现场抢救,在上级医院的鼎力支持下,终于抢救成功。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周伟湘不辞劳苦、临危不惧。2003年非典期间,仁福村一名从疫区回来的高热患者,其他人员都不敢接近,他仅带上口罩,二话不说自己骑摩托车到病人家中将其护送到县人民医院传染科,最后该病人排除了非典,他当年被县人民政府授予“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白灵鸟中学出现疫情,他晚上九点多接到报告后带领医务人员在学校对全校一千多名师生逐一进行排查,一昼夜未休息,确定手足口病疑似病人己全部转送上级医院后,仍从医院派出一名医务人员驻守学校一星期,他才回院继续上班。

  工作期间,周伟湘从未收受过病人的红包,从不向病人索拿卡要。同时作为一名院长,他关心医院每一位同志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在他的影响下,医院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进一步改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医院的信誉度大大提高,医院的医疗业务逐年上升,2009年该院门诊病人仅16952人次,而2014年达到了63478人次;2009年收治住院病人216人次,而2014年达到926人次。而他作为院长,在做好医院管理工作的同时,坚持坐门诊,与临床医师一视同仁轮晚班,2014年他共接诊门诊病人8179人次。

  在病人的心中,他是一名好医师;在职工心中,他是一名好领导;在领导们心中,他是一名好党员。医院连续六年被县卫生局授予“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医改工作选进单位”、“医疗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增收节支先进单位”、“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公共卫生工作先进单位”。他个人连续10年被评为“县级先进个人(嘉奖)”,其中2次被县人民政府“记三等功”,2012年被湖南省卫生厅授予“全省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优秀个人”,连续3年被县卫生局授予“基层医改先进个人”,并多次被评为“增收节支先进个人”、医疗质量管理先进个人”等。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淑兰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