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全国文化遗产日 公众体验罗家冲遗址考古
2015-06-16 10:05:57 字号:

图为市考古所研究员正在罗家冲遗址为志愿者讲解。杨铁军摄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6月12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县文物局在青山桥镇罗家冲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举办了公众考古活动,40多名志愿者和考古爱好者得以零距离接触考古现场,体验了一把考古人的艰辛乐趣和考古发现的惊喜。

  在罗家冲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队员向大家介绍了该遗址的发掘情况,讲解了考古发掘技术手段,并分享了如何使用考古工具、推测遗址结构、辨别土层年代等考古知识。如此零距离接触考古现场让在场的考古爱好者兴奋不已,大家在考古队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饶有兴趣地体验了勘探、发掘、整理等考古环节。

  据了解,罗家冲遗址于2014年9月启动发掘工作,到目前共发现并清理了39个灰坑、1处烧土堆积、31个柱洞、2口水井和1处房屋建筑遗迹,出土了千余件遗物,其中以石器最多,此外还有陶器、玉器、青铜器。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该遗址的时代大致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晚商时期,下限进入商末周初。由于湘江流域史前至商周时期的文化谱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因此罗家冲遗址的发掘对于完善这一时期的文化谱系、进一步了解该时期的文化发展面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外,该遗址对于探究宁乡出土青铜器之谜、与黄材盆地发现的炭河里遗址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6月13日是第十个全国文化遗产日,此次在罗家冲遗址开展“走进考古,文明探秘”公众考古活动,旨在向社会公众分享考古发掘过程和成果,满足大家对考古工作的好奇心和神秘感,以此增强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除了现场学习考古学相关知识,考古志愿者也少不了亲身实践的机会。对于考古工作者而言,洛阳铲可是必备工具、绝佳帮手。记者就在现场看到不少勘探留下的小孔,通过对采集到的探土进行分析,考古工作者可以对地下情况进行判断。不过志愿者第一次尝试洛阳铲还是颇费一番功夫,即使是身强力壮的男生也不见得能运用自如。“朝地上砸一个洞还是比较容易的,难的是不知道怎么往深处钻。”除了摆弄洛阳铲,志愿者还体验了一回小范围发掘。工作人员在一旁细心指导:“要小心一点,挖到生土层就可以停止了。”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淑兰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