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高考招录,防骗看这里!
2015-07-23 10:31:00 字号: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只要通过了我们农大的入学测试,再交2000元预交学费,7月底我们就会统一寄出录取通知书。”近日,市民方女士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自称是湖南农业大学招生办招生老师的陈某,陈某声称可以将方女士的儿子招到湖南农业大学就读,并极力邀请方女士带着儿子前往湖南农大实地查看。

  由于方女士的儿子小屹在今年的高考中只考了420分,根据湖南省公布的高考分数线,小方的高考成绩只能上个三本,望子成龙的方女士按照陈某约定的时间到达了湖南农大。没想到,陈某并没有将方女士带到湖南农大的招生办,而是将其带到了湖南农大继续教育学院104办公室。看到墙上的招生信息后,方女士发现这里招收的是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自考本科学生,而并非是全日制本科学生,而陈某也并非湖南农大招生办的招生老师,而是湖南农大继续教育学院的招生老师。“这些自考招生的人太疯狂了,抓住了我们家长想要以低分进名校的侥幸心理,混淆概念,差点就上当了。”方女士心有余悸地表示。

  当前,一年一度的高考招生录取正在进行,各类招生骗子也活跃起来。近日,我县警方总结了七大招生骗局,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招生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避免上当受骗。

  见招拆招

  警方教你防范高考招生诈骗

  骗术一 自称能办理军校生、国防生内部录取

  骗术特征:使用该招的骗子往往以部队首长亲属、朋友自居,或者干脆冒充部队高级军官,还有的假冒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声称不论学生高考成绩高低均可办理入学手续。

  见招拆招:2008年起,军队院校已停止以任何形式招收地方委培生,以往的地方委培生毕业后也只能回地方,不可能直接入伍享受军官待遇。

  骗术二 自称是招生工作人员

  骗术特征:此类招生骗子通常会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和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会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交纳一定的费用后就可以给予考生各种优先录取政策,甚至当场录取。

  见招拆招:考生家长切记省市招生办及各高等学校招生办是实施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国家指定执行机构,除此之外没有国家承认的所谓任何其他高校招生代理机构或代理人。另外,现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任何人为因素都不能影响录取结果。

  骗术三 故意混淆自考、成教、网教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

  骗术特征:使用该招的骗子以自考助学班、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有的甚至伪造省级招办录取考生名册和高校录取通知书邮寄到考生手中。

  见招拆招: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每个批次都有最低录取控制线,而自考助学班、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班等这些助学班或合作办学项目大都不需要高考分数,注册即可就读。

  骗术四 自称能弄到“自主招生”、“定向招生”名额

  骗术特征:招生骗子声称自己可以通过学校的自主招生把分数较低的学生送到好大学。

  见招拆招:自主招生是在部分高校实行的一种新的招生方式,被录取新生要先在高考前通过高校组织的测试,测试合格者要接受公示,还必须参加全国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地相应分数线才能录取。而“定向招生”是为了帮助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行业培养人才,定向生毕业后必须到定向地区或定向单位工作。教育部从2005年开始明确,地方所属高校一般不再安排定向招生名额,有定向招生资格的学校招收定向生人数也不得超过当年招生规模的1%。

  骗术五 自称能低分高录或掌握扩大招生名额

  骗术特征:骗子装扮成高校招生人员,拿着伪造的扩招通知及相关文件,称手中有扩招指标,引诱考生及家长上当受骗。或自称是招生院校或省高招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有办法让学生被破格录取,从而骗取钱财。

  见招拆招:实际录取工作中,高等学校因为各种原因会进行招生计划的调整,但关于招生计划调整的数量、原因、计划的执行,须先经高校招生领导小组同意,再上报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最后由考生所在省市招生主管部门批准执行,中间环节是非常严格和正规的。

  骗术六 利用网络和“学托”招生

  骗术特征:骗子们为了扩大受骗的范围,大肆在网络上发布各种诈骗信息,利用“学托”杀熟进行诈骗。还有不少网站公开承诺,“只要交纳不同的费用,就能保上不同档次的名校”。

  见招拆招:警惕在校大学生充当的“学托”,他们对家乡情况了如指掌,与考生年龄相当便于沟通,利用暑假的闲暇时间,通过乡情纽带易取得考生和家长信任,每招一个学生可得一定的“招生提成”。

  骗术七 没有正规手续而自称能办理出国留学

  骗术特征:不法中介公司与国外一些骗子联手,举办各种出国留学座谈会、说明会、现场招生面试会等,把一些国外语言培训机构、私立学校或根本不存在的学校吹成世界名校,并许诺可以取得外国国籍、获得奖学金等种种优厚待遇。

  见招拆招:正规的外国大学招生至少会有两个证明: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认证和当地政府的承认凭证,申请学校一定要先查这两个资质。中介是否具有《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书》和工商营业执照。学生和家长可以登录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查询国外学校资质情况和国外(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及部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留学预警、33个国家学校名单等信息。还可以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及外国驻华使馆来核实有关留学的信息。

  防骗需从自身做起

  树立健康心态是关键

  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提醒考生家长,高考骗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信息不对称。骗子声称所知道的信息,并不是公开信息,既在政府和学校的官网查不到,又没有教育部门的证明。这些“内部消息”“内部指标”“内部关系”“自主招生”,不仅摆不到桌面上,而且大都涉嫌违规违法,最关键的,和这些“小道消息”配套而来的是高额的预付款。种种花样总关钱,这才是骗子们真正的“底牌”,也就是说,只要牵扯到钱,家长考生都应该多一个心眼,多想一想,多问一问。

  事实上,高考招生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每个环节都有严密的监控。这些录取的程序和政策,考生和家长只要通过正规渠道,都可以充分了解到,即使有疑问,也应该向教育部门反映核实。如果听信骗子的“承诺”,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美事,结局只能是馅饼变陷阱。

  因此,防骗的根本还是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起健康的心态。分数够了,谁也不用找;分数不够,找谁也没有用。家长考生应该摒弃花钱买分的观念,选择正规的就读渠道。不轻信花言巧语,才能避免在落榜后又遭受被骗的“二次打击”。只有丢掉幻想、剔除自己的不良心态,不断增强防范和自卫意识,才能远离骗局。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小范婷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