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崎岖一路颠
这是一位收获颇丰的画家。翻开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名家作品选粹程建军专集》,作者的艺术简历格外引人注目:程建军,字兰,1967年生,湖南宁乡人。毕业于辽宁丹东美术学院教师进修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花鸟家协会会员,一次性通过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资格。1995年教师岗位离职从事专业国画创作至今,先后3次国展获奖、6次国展入围,其中作品《大家庭》入选“商会杯”全国书画精品大展优秀奖、“国际热气球节”全国名家收藏精品展并由中国书画报收藏,作品《黄昏又入炊烟》入选全国“走近世博会”政协委员书画展和全国“泰山之尊”中国画大展并获全国中国画线描艺术优秀奖。
程建军的艺术造诣并非用一句明快、简练、气韵独到所能概括的。他师从著名画家欧阳笃材、李魁正,得到诸多名家指导,打下了良好的传统笔墨基础。对照作品,可以看出他对传统山水的精髓,有一个较初步、较全面、较清醒的认识和了解,他的影响力和名望虽不能与前辈大师相比,但其笔墨技法和功力,可以说毫不逊色。尤其他山水画的沧桑感总有师傅欧阳笃材的影子,正是他从前辈大师那里得到了启发,其“怪异”的落款特征也与欧阳笃材总有些神似。
对书画艺术的执着,最终使程建军离开了心爱的讲台,走上了弃教经商、以商养艺的艰辛道路。他先后在黄材镇和宁乡县城创办艺珍广告公司、艺珍国画馆,为人师表的亲和力,使他在商海中打拼游刃有余,也为自己钟情的绘画艺术醉心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他还将节余的资金资助了12名贫困农村学生。
生长在贫瘠的农村,纯朴的民风造就出程建军憨厚诚实的性格。作为欧阳笃材先生的“关门弟子”,1999年他按拜师老规矩向欧老行了跪拜礼,还在当时县城有名的金太阳大酒店设筵庆贺,令业界朋友刮目相看,也可见他拜师的诚心和实意。后来,他还自费到中央民族大学读高级研修班,师从博导李魁正教授,以“北漂一族”的身份扎扎实实深造了三年。
如今程建军的山水画,有传统的笔墨线条,有色彩笔触的效果,有块面构成的组合,充满着生机、活力的思考。开阔的视野,抒发着他无限的寄托,他灵活运用其学到的技法,记录着心中的壮美之景,作为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载体,开启出无际的想象空间,与天地对话、与山水谈情,表达出自己的爱,概括着自己求艺道路上的苦与乐。
欧阳笃材先生曾用“德艺双馨、追求卓越”赞扬这位徒弟,并用自己“画山水有感”诗中“丹青早发生花笔,一路崎岖一路颠”一句寄语程建军,希望他更加努力。因为付出多,收获必多。
道是平实有真趣
一幅好的山水画,讲求气韵,丘壑,笔墨。
每件作品问世,都能感受到程建军是在用心去画、用心在悟,他把风土民俗与文化相互共融,有情感与自然的交织,有笔墨与色彩而成的趣味。
“平实有真趣,寻常更动人”。程建军的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真趣,极为精彩和动人。如长2米、宽1米的《大沩气象》图,就是程建军的得力之作,是一幅大气磅礴的山水工笔画。
《美术传奇》杂志特意刊载了程建军的《大沩气象图》。记者特别欣赏,十分喜爱,因为他的画里,仿佛流淌着远古的余韵,回旋着悠扬的琴音,如来自山谷的一泓清泉,缓缓流淌,伴着月淡风清,足以涤荡任何一个坎坷而沧桑的心灵。
画家笔下的大沩山,亦称沩山。显然,画家深谙沩山历史人文,运用简洁的线条作为表现语言直抒胸臆,把自己对家乡的爱,寓情于沩山的山水草木之间,以手运心,通过提炼、夸张的笔法,同时又更多的关注了“细节”,精工细作,笔笔精到,让笔下的《大沩山气象》不但有很强的描写性,而且更富有诗意。
“千山万水朝沩山,人在沩山不见山”。画家笔下的沩山不但得“神形兼备”的妙趣,而且在虚与实之间得到完美的统一。画家将淡绿色大面积在画面上平涂,使画面显得特别纯净,生机盎然而又雄浑厚重。画家“近润远渴,近实远虚,近粗远细,近浓远淡”的表现手法,把沩山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佛教圣地庄严肃穆的禅意完美结合起来,通过“尽其精微”的写实与“巧密兼精细”的写意,以及夸张变形,概括提炼,“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下笔干净利索,达到了“笔愈简而神愈全”的艺术境界。
细细欣赏《大沩气象》,画家以意赋色,借色抒情,使画面产生韵律、均衡、舒适、和谐的美感。画面里线条自然流动着诗情,扑面而来的是千里崇山峻岭云气相汇,搅动旋转,漫山升腾,荡气回肠。这种流动的生命力让画面处处皆成妙境。淡淡的远山尽头,高山深涧之间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的缥缈云雾及其大笔写意空白,引人无限遐想。有的景物画中虽未画出,但是画家用似曾相识的写意的线条,在“似与不似”之间,让我们立即发挥丰富的想象,把沩山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爱情传说联系起来。
夫妻石、望郎峰、望夫台、相思沟、哭妻溪,记录着一个个或美丽、或悲壮的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些世代相传的沩山传说,就深深的隐藏在程建军的笔锋里,使大沩山的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水乳交融,让诗意与画意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既情景相生,又得意于画外。画家思维纵横处,以诗情入画,其简洁明快的色彩,让图中的意境自然流淌着一股气韵,它赋予画面鲜活的生命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大沩山内在的生命原动力。
喜欢程建军的画,因为欣赏他的画,思绪往往会随着从画面传来的琴声在起伏,越过流云飞花,趟过蜿蜒溪河,最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欣赏程建军的画,心中婉转轻柔的音乐如丝竹和声在静谧中流淌开来,在那些安静的闲暇岁月中,没有喧嚣,没有纷扰,有的只是返璞归真般的悠然和惬意。
无限风光在险峰
除积累自身的知识与技法语言之外,程建军在自然中寻找素材,以憨厚诚实的态度进行创作,从不怠慢。他常到县内黄材、祖塔、沩山一带采风写生。描绘密印寺时,他画笔起驰极轻盈,中间极沉着,用笔生动、渲染层次丰富、形象细腻逼真,严谨周密、刻画入微。通过运用周围淡淡的绿色渲染来掩映衬托金碧辉煌的密印寺建筑群,产生了清新淡雅与朦朦胧胧的笔法效果,让人感受到佛教圣地摄人心魄的威严与虔诚。
“无限风光在险峰”、“梦里不知身是客”。程建军每年都要抽空到全国各地名山大川游览,收集素材,完全陶醉在书画艺术之中。他的画作主题丰富,既有塞北大漠的辽阔、江南渔村的俊逸、巴山蜀水的崎险,又有故宫长城的厚重、武陵飞瀑的雄浑,《日月山河天地间》、《如今太行不荒凉》就是其众多山水画作品中的代表之作。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书法、花鸟、人物也无一不专,颇具大家风范。
广东卫视《中国大画家》作为国内首档大型原创竞技类真人秀,旨意在挑选和挖掘新人画家,让高雅的“小众艺术”,通过电视媒体这样的一个“大众传媒”推广出去。评委在录制现场回看视频,采用“见画不见人”的方式进行盲选,回看视频的同时,对作品进行“以画论画”的犀利点评,哪一笔是败笔,哪一笔是画龙点睛,一目了然。程建军的作品《黄昏又入炊烟》,生活感和形式感很强,体现了创作者扎实的线描功力,节目中被专家认为是一幅很不错的写生作品。
专家点评程建军《黄昏又入炊烟》作品“善用线条运动的方向,使用的材料,排列的方式,描绘的速度,以及用力的轻重不同,使线产生了许多的变化,如曲直、长短、粗细、软硬、锐钝、强弱、缓急、疏密等,通过以上的线描表现手法,将此画的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最近湖南国拍2015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传来喜讯,他的约两平方米大小的《黄昏又入炊烟》作品竟成功拍得3.5万元,可谓价值不菲,在中青年作品中崭露头角,也是藏家对他画技与作品的肯定。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于有责任、有追求的画家来说,这需要付出超于常人更大的辛苦与努力,程建军也不例外。他为人义道,不张扬,信奉“行胜于言”,求艺用功、虚心,昼夜倒置、通宵创作已成为他的习惯。无论从画作数量、绘画技艺,都能看出程建军在勤奋长进。“画里藏着大乾坤”,作为中年山水画家,程建军有自己“振兴中国画”的远大理想。记者有理由相信,经过时间的推移,在信念的驱使下,他定会精心梳理,更加成熟,达到大成之境。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李先强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5/10/23/565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