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要找什么资料很容易都能找到。”11月6日,在道林镇华鑫市村沈家巷图书馆,今年73岁的戴业修老人正在图书馆前读报。他告诉记者,自图书馆创办之日起,他就成了沈家巷图书馆的忠实粉丝,17年来的知识积累使他创作出了40万字的传记。像戴业修老人这样因为图书馆阅读受益的群众还有很多。
廖仁章就是这个图书馆的创办人,他是一位没有多少文化的普通农民,为丰富周围群众的精神生活,1998年11月,廖仁章在大哥的帮助下,成立了“沈家巷图书文化室”。图书馆刚成立时,廖仁章夫妇只筹到了5000册书,他们采取无偿借阅的方式,还给全村每户家庭送去了一张借书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村里有书的人家纷纷把书拿出来,为图书馆“添砖加瓦”;宁乡县图书馆闻讯后,寄来了整套的《九亿农民致富丛书》;儿女每次回家,总忘不了给父母带上一些宝贝——书籍;廖老自己除了种田、喂猪外,还挖塘养鱼,努力赚钱给图书馆注入“新鲜血液”。
图书馆的书慢慢多了起来,廖仁章夫妇把书分成农业、政治、科技、文学、法律等几大类,还分别编上号,建立了书目索引。几年来,沈家巷图书馆的名声越来越大,社会各界都予以大力支持,许多有名的书画家和作家纷纷送来了书画作品和书籍。全国各地每年都有人前来参观学习,并和老廖保持长期联系。如今5万多册图书分门别类的摆放在了整整14个大书架上。廖仁章还每天关注新闻事件,并以笔记记录积累,并在黑板上用粉笔出小板报,每月更新一次。近年来,廖仁章还筹资开展各种活动,如开展“优秀读者”、“优秀学生”的读书有奖活动等,仅今年他就开展了3次大型活动,奖励读者达400多人。
17年来,沈家巷图书馆共接待群众10多万人次,为周围乡邻送去了知识和文明。“幸亏看了这些书呢,不然人估计就那么没了。”今年69岁的肖泽告诉记者,早年她患有心脏病,在宁乡、长沙、广州等多地治疗后效果不佳,几度陷入绝望,回家乡后成天躺在家里,意志消沉并开始求神拜佛信迷信。后来,廖仁章的妻子带着一些心灵鸡汤、养生等书籍来到肖泽家几番劝导后,肖泽爱上了看书,经常到图书馆来借书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现在她连救心丸都不用吃了,家庭美满儿孙满堂,现在的她还能帮助媳妇带孙女儿了。
家住花明楼炭子冲的蒋战武也是图书馆的受益人之一。1998年以前,蒋战武还是个不务正业,犯过事进过监狱的残疾小伙,回来后,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直到有一天无意间接触到图书馆的经商类书籍后,他便开始一边往返于图书馆学习一边着手自己开店铺创业。由于腿脚不方便,蒋战武常常让朋友骑着摩托车送他过来看书学习。经过多年的打拼,如今的蒋战武有了自己的事业,又娶妻生子,生活其乐融融。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小凤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5/11/12/565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