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革除陈规陋习 倡导文明风尚
2015-12-01 10:14:52 字号:

 

花明楼镇杨林村毛塘组沙龙活动现场。

 

  从11月25日起,县妇联与花明楼、双凫铺、煤炭坝等乡镇一起,以“移风易俗树新风,美丽乡村再提升”为主题,举行了多场沙龙活动。这些沙龙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大家纷纷就如何通过移风易俗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我县全面开展这一沙龙活动,旨在就“移风易俗树新风,美丽乡村再提升”这一主题,组织社会各界开展广泛深入讨论,深入分析农村存在的不良风俗,探讨整治不良风俗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形成大家能普遍接受的村规民约,重塑勤俭节约、崇尚科学、积极健康的文明新风。参加这一沙龙活动的人员,主要包括代表委员、离退休干部、社会贤达、乡(镇)村干部、普通党员群众代表等。在每个沙龙活动现场,就农村目前存在哪些陈规陋习、如何革除这些不合时宜的陈规陋习、应倡导形成哪些文明新风尚、怎样倡导文明新风尚等问题,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场面十分热烈。

  11月26日,花明楼镇的沙龙活动在该镇杨林村毛塘组举行。自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理性投入、生态文明”为原则,毛塘组探索出“政府引导,部门支持,村组协同,群众主体,乡贤联动,民主管理”的工作推进模式。在这里,群众自筹资金30多万元,实施了道路绿化亮化、文化墙、休闲健身广场、将军文化广场、菜地整理等14个项目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多开展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要大力倡导婚礼新办,丧事从简。”“大人要尽量少打牌,更不能边带小孩边打牌。小孩教育不好,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当天,包括镇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群众代表等在内,共有20多人到现场参与活动。大家一致认为,通过移风易俗来促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要积极参与,并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结合当地实际谈了自己的感受与建议。

下大力气扭转不良风气

汤照武 双凫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当前,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上有不少不良风气存在。如攀比之风严重,建豪宅、大办婚丧喜庆的大有人在;不少妇女“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比较严重,只打牌不做事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人的价值观念被扭曲,只顾眼前的一己私利,根本不看发展大局。因此,下大力气扭转不良风气势在必行。抓好这项工作,要从强化全民法制观念着手,不断提升社会大众的法制观念与发展意识;要从强化正能量导向着手,多开展各种正面的宣传活动,不断浓厚吸引大家参与的积极向上的发展氛围。

引导群众养成不乱丢的习惯

谢胜芝 煤炭坝镇党代表、石新村村民代表

  目前,村里部分垃圾四处扔的现象还是存在,特别是农村死鸡病猪随意乱丢,有的丢在河里,从上河段漂到下河段,中间碰到阻碍物后,时间长了就开始发烂发臭,不仅影响空气也影响水质。建议引导群众养成不乱丢的习惯,农户可将垃圾自行分类,对于能够自行处理的就在家处理好,不能自行处理的进行分类集中回收处理。红白喜事大肆操办,产生大量的垃圾,并且随意乱丢,对环境影响很大,并且有铺张浪费的嫌疑。建议要进一步规范婚丧事件的操办,现在很多年轻人倡导新风气,举行集体婚礼或者旅行结婚,我认为这样的形式就很好。。

提倡“厚养薄葬,重工重农”

贺雪辉 市人大代表、煤炭坝镇煤炭坝社区书记

  现在办丧事都非常讲究,有人去世办丧事要花费七八上十万,我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可以用这些厚葬的钱,趁着老人还在人世的时候,多些照顾、关心。村民要从自身做起,倡导尊老爱幼新风尚。

  现在农民都重视打工开店,轻视田间地里的劳作,建议把外出打工和开店的新观念、技术带回家乡,把我们田土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服务农村、服务家乡。

  要多开展身心有益的文娱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特别是提高妇女们的积极性,大家也将因此越来越注意自己的形象,家庭的幸福指数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多开展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

汤杰辉 花明楼镇财政所联村干部

  现在村民有空就打牌,风气十分不好,要营造健康向上的风气,政府可以适当建设篮球场、健身场所等,让全民动起来;村级要多开展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像建设农家书屋,提供学习科普知识场所,举办摄影、书法、象棋比赛等活动;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提倡喜事精办,丧事从简,甚至可以拟定村规明确红白喜事举办规矩;要成立调解委员会,调解邻里矛盾;要成立村级环境卫生整治委员会,定期检查卫生并公式;要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这样民风民俗才能越来越纯。

移风易俗从日常言行抓起

张良益 花明楼镇杨林村支部书记

  村民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现在随地扔烟蒂、槟榔的还有很多人,群众除了管好自己,要多从言语和行动方面多引导群众共同讲文明爱环境,养成良好的习惯,使村上变得干干净净。毛塘组没有山,除了田就是房,环境卫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村民们要尽量将自家的垃圾就地消化,做到垃圾不出门;要适当丰富村民精神娱乐生活,可以成立广场舞队、舞龙队等,由村上带头,组织相关爱好者共同参与其中,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

婚丧尽量从简少摆酒席

齐亮 花明楼镇杨林村党员

  有的传统的老习俗可以继续发扬,但是类似于做道场、封建迷信等一些不好的习惯要消除,婚庆丧事办酒现在都流行大摆大做,一定程度上是浪费资金,如果把钱用到生产和建设上去,村级会变得更加美丽富饶。并且现在有很多村民诉苦,今天这家做寿,明天那家娶媳妇,有时一个月都得花费好几千。我去年人情花费六千多元,没有四百元一户还不好意思出手,特别是姊妹,人情更重,儿子一年挣两三万元,人情就要花费一万多元,如果人情送得少了,别人还有意见,生活和心理都存在一定的压力,建议少摆酒席,一切从简。另外,我认为毛塘有文娱活动的基础,建议多开展文化活动,将村民从牌桌上带出来。

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改变民风

唐辉 双凫铺镇双桂村计生专干

  目前,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农民闲暇时间除了看电视外,多以打牌搓麻将消磨时间;不尽赡养义务,不孝顺老人的现象也仍有存在。我认为可以把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以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落后的思想文化。充分发挥这些阵地的作用,广泛开展内容健康、方式文明、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建设好文化广场、篮球场等,积极开展广场舞、篮球赛、象棋赛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逐渐改变一乡民风。

要倡导敬老爱老之风

丁科军 县政协委员、双凫铺镇敬老院院长

  现在农村办丧事平均要花费5-8万元,而结婚生子等也是大操大办。同时燃放烟花爆竹,既不安全也影响环境。我认为,燃放烟花爆竹可采取使用电子烟花、爆竹,要倡导村民讲环境卫生、讲文明懂礼貌,共建和谐社会。

  在敬老院,很多老人的儿女将老人放到敬老院后,逢年过节都很少来看望,即使到了院内,也是办完事就走,都没有进老人屋内看一眼,建议应该倡导形成敬老爱老、扶贫助困的新风尚。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龚再蓉 彭小凤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