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扶贫呢?这个问题似乎小儿科。但准确理解扶贫的意义有利于我们增加扶贫的行动自觉,从而增强扶贫的决心和力度。
一、扶贫能促进经济增长。穷人收入增长后,很快就产生新的消费需求;而富人收入再增长,很可能只产生新的投资需求。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关键是消费需求不足,所以促进消费增长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改善人民群众生活。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论述也已阐明,收入的不均衡最终会造成经济的不均衡。因此,帮助穷人最终对大家都有益。人之所以贫穷,一般存在其所占有或占用的资源被闲置的状况,如劳动力闲置、自然资源闲置等。要扶贫,必然思考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闲置的资源,因此,我们常把扶贫和开发连在一起,叫扶贫开发。
二、扶贫能促进改革。一部分人为什么贫穷,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制度存在缺陷,使这部分人没有享受机会的平等,如社会保障机制、医疗体制、教育体制、司法体制、金融体制等。扶贫能帮助我们发现问题,促进改革。
三、扶贫能促进社会和谐,提高整体生活质量。贫穷可能是一些罪恶的根源,如俗话说的饥寒起盗心,仓廪实而知礼节。习总书记访问中东,在阿盟总部演讲时说,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发展,让中东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帮助青年人实现他们的美好的理想。所以说扶贫是社会治理的治本之策。我们要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如果个别户子特别贫穷的话,他一般不注重环境卫生,因为环境美一般是人们衣食无忧之后才有较强的需求。竞争与互助是社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机制,竞争保障效率,互助保障和谐。
四、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和政府的铁定职责,是全面实现小康的重要内涵。
怎样扶贫呢?关键是精准。贫困是一种病,要治好这种病,我们必须找出病根,然后对症下药。致贫的原因可能是疾病、思想落后或精神懈怠、长期上访、信息闭塞、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缺技术、缺成本、没有正确的经济思路等等,我们要帮助他们打通致富的瓶颈。对贫困这种病,扶助者就是医生,既要对症下药,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注重发挥被扶助者的主观能动性,正如医道所言,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
(作者单位:县委党校)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陈小冬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6/02/17/5654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