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这门艺术‘养人’、‘养眼’、‘养德’,有着无穷的魅力,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今年春节期间,见到回乡省亲的卢家进先生,这位自号“养心堂主”、别署“狂草山房人”的宁乡籍知名书法家,言谈三句话总是离不开书法艺术。作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早期会员,现已步入古稀老人行列的他随儿女到江城武汉生活,又加入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仍沉迷书法,乐此不疲。他平静地说:“艺术是人的精神世界,我于书法爱的深沉,乃自己所喜终生。”
一位自学成才,不断用“真诚、激情和实力”赢得书家赞赏与热议的艺术家
慈眉善目、声若洪钟、乡音无改、热情爽朗,诗联张口即来,卢家进先生给记者留下良好印象。循其履历看,他出生于我县大屯营镇三仙坳村一个医药世家,幼承家学,从五岁起即随父亲磨墨、观摩,久而久之对书法的兴趣日益浓厚,其父见其可教便将技艺倾囊相授。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少年卢家进从宁乡五中初中毕业考入湘潭卫校公共卫生专业,1959年毕业分配到湖南津市卫生防疫站工作,期间又在湖南医学院进修两年,取得大专文凭,后进入津市环保局工作,直至1998年退休。作为资历颇深的环保工程师,他曾四次出席全国环保工作会议,成功创作《环保谣》等作品,并在《中国环境管理杂志》、《环境保护报》及专业会议上发表专题论文20多篇。
工作之余,他不打牌,不跳舞,不抽烟,只是偶尔喝点小酒,一头扎入书法艺术的海洋里,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自得其乐,自得其趣,过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日子。先入门欧楷,后临摩黄自然、二王、米芾行书,再以怀素、傅山、张旭草书为范,行、草、楷、隶交替,卢家进奉踏实凝炼古朴为师,在平实中寓奇崛豪隽的审美追求,逐渐臻于凝重厚实中寓飘逸之韵致、苍劲挺拔又流畅舒展的自家书风。灵气加苦学,天道酬勤,其书法作品在社会上逐渐打响。1985年,在书法界崭露头角的卢家进加入湖南省书法家协会,次年当选为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连任三届,成为津市书法界的“掌门人”。
纵观卢家进先生的创作,大部分精力倾注于行草书之上,作品自然流畅、文气高雅。他的诗书“淋漓醉墨写襟怀”,正是其表现这种情怀的艺术倾诉。其诗书作品先后多次在《健康报》、《环境保护报》等报刊发表,连续入展二、三、四、五届湖南省书法展和国家环保局、全国总工会书法展,并在全国、省、市多次书法大赛中获金奖,如2008年作品获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暨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一等奖,2012年作品获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暨小平逝世1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14年入展全国首届长江杯书法展,2015年作品获武汉市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书法展一等奖。他在国内外报刊公开发表书法作品100余件,部分作品散见于诗墙并入选《中国当代书法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大博览》等典籍,成为一位自学成才,不断用“真诚、激情和实力”赢得书家赞赏与热议的艺术家。
诗乃人生之感悟,字乃诗文之表象,其书法作品蕴涵诸多诗意,用以宣泄情绪,创造艺术美感
卢家进先生对书法取向有着自己的思考:“我写我心”。他认为:“诗乃人生之感悟,字乃诗文之表象。世间一切优秀的文化皆出乎真情,情动于衷自然发出。”在他的作品中,除了古人具有深意又符合自己书法形式所需要的内容外,还有自己创作的诗联,也有他对书法感悟的心得,作品中诸多诗意,用以宣泄情绪,创造艺术美感。
他着力创新,流高韵笔墨之间,不断攀登艺术新境。他写行草书显得轻松自如,巧用翻笔,讲究腾挪。尤其写长幅草书,墨随笔舞,连绵流畅,线条刚健老到,奔放舒展,折转处如急流触礁借势改道而去,运行中长线短点交替,穿插萦绕,曲折俯仰,看得出书写时的快意和表现的张力与个性。
他喜欢书写过程的张扬,当众挥毫是其个性。扬个人所长,他书写大字作“榜书”,写招牌从来不以小去放大,而是“原汁原味”,需多大就写多大。大纸铺地,用数十只公羊胡子拧成的抓笔,濡墨而书,飞沙走石,意气风发。如“神舞”、“雄鹰”、“腾飞”、“墨随神舞”、“笔底烟云”等,虽廖廖数字,但意境深远,法度森严。在旅游胜地,或宾馆,或大学礼堂,都在大庭广众中,他在主客体相交融的境界里,展示其创作大幅作品的过程,供观赏之愉悦,开自己之生面。
卢家进先生长期在基层起着教学、辅导、创作、宣传等作用,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潜修国学、爱好读书,在书法、文学、收藏等领域都颇有见树。他现受聘担任江汉老年大学书法系教师,加入武汉市书协、湖北省书协,又任湖北省书画家协会扬子书画院院士,新的环境、新的情致,给他提供了新的契机,焕发了第二春。
他在老年大学主讲《书法美学初探》时,认为书法既浓缩着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精粹,同时更具备了独特而丰富的艺术元素,所以欣赏书法作品,不仅仅是欣赏美的形式,还在于品味浓浓的人文精神。书法的意境美是和形式美相对应的一个审美范畴,它是指蕴含在书法作品中的形而上的丰富意趣和个性美感,古人称之为“神”、“神采”、“风神”、“神气”等。所谓“唯观神采,不见字形”的精彩。意境美是形式美的艺术升华,是书法艺术的至高境界。他特别强调书法“气势”的重要。书法气由意生,势由气发。气奇则势险,气壮则势雄,气盛则势张,气蓄则势长。
“‘言为心声,字为心画’,因为‘艺术是心灵化了的东西’。”卢家进先生说。他常常进入“月白风清,窗明几净,令人意悦欲书;灯前室中,文友聚会,令人兴起欲书;触景生情,感慨系之,令人奋然欲书“的状态。创作需要激情,行草书创作尤为如此,他的自勉联《家开范阳狂草奔放仿长史、进益文房行书雄浑效右军》和《一枝秃笔,两袖清风,写不尽华夏满园春色;几卷图书,一襟豪气,擘理了神州处世箴言》就是其真情写照。
两次应邀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诗书交流展”,足迹遍及台湾各地,所到之处作品大受欢迎
由于机缘巧合,1995年卢家进先生数幅作品流入祖国宝岛台湾,长沙籍台军少将、甲骨文专家、高雄市书法协会理事长刘百钧对其作品十分欣赏,邀请其赴台,参加“海峡两岸诗书交流展”。当年,卢家进即应邀赴台三个月,足迹遍及台湾各地,所到之处作品大受欢迎。1997年,卢家进又应刘百钧之邀,再度赴台交流三个月。因为多年来卢家进先生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刻苦修炼线条与结字的功力及意境的高雅,求其臻于“翰不虚动,下笔有由”之娴熟境况,逐渐树立起雄浑豪放且飞动洒脱的个人风格,其两次赴台作品均为高雄市、台中市美书馆、博物馆和诸多收藏家、企业家收藏。
卢家进先生赞赏海峡两岸诗书交流展是对台独势力的有力抨击,认为举办这样的联展,更展示着两岸同根同文的气质与风华,其意义深远,可歌可庆。他曾在台湾有感而发赋诗并书:“艺苑奇葩翰墨缘,情牵两岸共婵娟;书坛友谊播遐迩,魏晋文风万世传;两岸书展满堂欢,临池相辅壁珠联;即今功力欣精进,硕果丰收岂偶然。”
远离故土的卢家进先生回乡时游览了县城和花明楼镇、大屯营镇,曾感叹:“这些年宁乡变化这样大,真是想也想不到呀!宁乡是我的老家,这里永远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希望宁乡越来越好!”借此回湘之机,他还致信湖南省文联,建议促成湖南省书协举办全省会员作品观摩展,并创造合理的机制,为会员提供更好的学习与创作条件,开发、提高广大会员的潜能,为优秀会员举办个展、联展,或组织学术研讨会,以多种形式提升湖南书法艺术的整体水平,打造“书法强省”。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李先强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6/02/26/565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