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做一个讲道德 明是非 守纪律的林业人
2016-03-01 09:52:35 字号:

  12月4日,第二个国家宪法日,县委书记谭小平在全县发表了题为“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的电视讲话,讲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一股思想道德教育热潮。我认为,谭小平书记的讲话,既算得上“老生常谈”,更可以说是“与时俱进”。讲话来得正当其时,提得恰如其分,讲出了许多人心里想讲而不敢讲或是想讲而不愿讲的心里话。恰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照亮了人们的胸膛,敲响了道德的警钟,绷紧了纪律的红线。

  首先,对于“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我认为其含义可理解为:有耻辱观、有正义感、有原则性。这是因为:只有“有耻辱观”的人才会是“讲道德”的人,才不会做“缺德”的事;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才会是“明是非”的人,才不会去“惹是非”、“搬弄是非”;只有“有原则性”的人才会是“守纪律”的人,才不会“漠视纪律”、“违反纪律”。在这里,“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提出了一个渐进的要求。第一层,“讲道德”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是就“为人”而言的;第二层,“明是非”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是就“做事”而言的;第三层,“守纪律”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法律法规这条底线,更着重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纪、政纪规定。

  其次,为什么要“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呢?这是因为:近几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红利,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物质条件是实实在在的上去了。但是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自身素质却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出现了倒退,以至于出现了“口袋里有了钱,脑袋里却缺了弦”的情况。这具体表现在:自私自利不讲道德,明哲保身不分是非,各行其是不守纪律。所以,为了让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能够齐头并进,为了让人们的自身素质赶上发展的超常速度,全面深入开展“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集中教育活动就显得非常必要,甚至是刻不容缓了。

  那么,作为林业人,除了要树立日常的“道德”、“是非”观念,遵守好日常的纪律、规矩外,该如何在工作中来认真践行“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呢?该如何为服务“三大建设”和建设“美丽宁乡”贡献自己的力量呢?

  首先,我们要遵好职业道德。在林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与群众建立感情,不要与群众产生距离;面对群众的困难需求,我们要积极作为,不要等闲视之;在与群众打交道时,要注重自身形象,不要“吃、拿、卡、要”;对于群众的不合理负担,我们要坚决“减”,对于方便群众办事的措施、方式,我们要坚决“增”;在办理登记、审批、服务时,要坚持原则、不怀私心,做到马上办理不让群众“等”,高效办理不让事情“拖”,按章办理不让程序“卡”;要坚持全程代理、首问负责、精简程序、延时服务、上门办理,让林农和业主开开心心来、简简单单办、放放心心走。

  其次,我们要调好林业是非。林权、林政、森林公安等部门对林农群众的合理诉求要热情接待、详细登记;对于林权纠纷、涉林“是非”要认真对待、及时调解、秉公处理,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热心、细心、耐心”,要做到明辨是非、明察秋毫;对于无理行为、不法分子要铁面无私、绝不手软;对于林农群众合法权益要全力维护、不容侵犯;要大力开展“打非治违”执法,维护林业公正秩序。重拳打击非法占用林地、非法竹木经营运输、乱砍滥捕、失火犯罪等违法行为,做到及时立案、深入调查、准确定性、公正办理、依法结案。在绝不冤枉一个好人的同时,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罪犯。让林农群众真正明白,在林业领域,什么是“非”不能做,什么是“是”要提倡。

  再次,我们要守好纪律规矩。作为公职人员,我们林业人既要遵守法律法规,还要遵守党纪、政纪。要真正做到“8小时之内不含糊”,“8小时之外不大意”。在工作中要坚持制度、坚持原则、依照法律、依照政策,少讲私利、少讲关系、少讲轻松、少讲自由。要遵守好出勤纪律、在岗纪律、值班纪律、就餐纪律、会议纪律、请假纪律等一系列纪律。具体来说,要做到“六不”,即上班不迟到、下班不早退、中途不串岗、无故不离岗、不干无关事、中餐不饮酒;要遵守“五要”,即请假要审批、外出要报告、去向要更新、值班要满勤、会议要认真。在生活中要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违法犯罪的事不做,破坏形象的事不做,扰乱秩序的事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做,助纣为虐的事不做,违背信念的事不做,影响团结的事不做。切实做到不出入娱乐场所,不酒后驾车,不接受因公宴请等等。

  总之,林业人要以此次“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集中教育活动为契机,进行一次心灵净化的洗礼,一次正面能量的激发,一次原则意识的升华,为“美丽宁乡”建设添砖加瓦,为“幸福宁乡”建设呐喊助威。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蒋生强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