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
2016-04-06 10:28:54 字号:

  据媒体报道,陕西一居民到民政局领结婚证,因不识字无法填表,被告知须回原籍地派出所开具“我是文盲”证明方可领取。媒体介入后,工作人员表示可代为填表,当事人签名或按手印后便能领证。

  在这则新闻事件中,工作人员前后不一的说辞颇让人生疑:既可代填表格,何以非得当事人开具证明?对工作人员而言,不过举手之劳,几分钟的事,但对当事人而言,需要往返奔波,耗时费力。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往往敢怒不敢言,只能照办,但会在心里留下一个疙瘩,甚至自此形成对政府、对国家工作人员的不良印象。本可半个钟头处理好的一项工作,又得拖延不知多少个半小时才能完结。工作效率上不去,群众印象也不佳,终究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之前媒体就曾相继报道过多起类似的事件。这类问题之所以屡遭曝光,却一再发生,究其原因,恐怕与某些部门和国家工作人员那种根深蒂固、高高在上的职业、权力优越感作怪有关,凡事只从“利我”角度出发,他人的感受、难处则鲜有考虑。假如负责这项业务的工作人员能设身处地的想想当事人的不易和难处,主动帮其填表,完善相关资料,领好证,带给当事人的应该除了温暖就是感激。这样的人和事多了,还会愁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吗?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服务改革如何优化、提高效能,如何更好体现“敬民之心”?这应该是当前作风建设、服务改革大趋势下各级各部门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实际上,有些部门和行业已经开始了积极的转变和尝试。以我县的规划局为例,为更好地服务全县重点建设项目,他们派出工作队员到各项目责任单位了解项目规划手续办理情况,征求对规划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送上规划手续办理各个环节详细的流程清单。这种主动上门为服务对象答疑解惑、虚心听取意见建议、设身处地为服务对象着想,把重点工作做细落实的做法,让人觉得很温暖很感动。如此这般能放下架子,抛开面子,俯下身子,没有思想观念上的彻底转变,绝对迈不开行动上的这一步。这么做,表面上看似失去了作为权利部门的优越感,实际上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尊重和理解,赢得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必定能推动部门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所谓“敬民之心”,就是要求我们各级政府、国家工作人员在处理各种公务时,能从人性的常识出发,不以管制思维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努力在权力上做好“减法”,在服务意识上做好“加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也才能在人性化的优质服务中赢得群众百姓的良好口碑和行政效能的提升! (作者单位:县委党校)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朱灵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