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沩山巨变之源在于精准扶贫
2016-04-27 09:53:36 字号:

  道路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房屋漂亮大气,美轮美奂;境内流水淙淙,绿树成荫;村民腰包鼓了,发自内心的笑声也多了。这是近年来到过沩山的人的切身体会。沩山,这座千古名山,这个偏远乡镇,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而发展变化的原因,与各级各部门持之以恒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息息相关。

  沩山之变,非一朝一夕之功。是多方联动、长期发展、长期坚持、持续发力的效果。2005年秋,首届沩山国际佛文化节的举办,掀开了沩山扶贫的大幕。自此,沩山掀开了罩在头上的神秘面纱,为世人所熟知。一直以来,资源丰富而地方贫困的状况,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也接踵而至。不求一口吃成胖子,但求一年一年有所变化,久久为功。沩山,积十年之功,终成大变。

  沩山之变,在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变“输血”为“造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路决定出路。要破解沩山贫困之瓶颈,在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精心选择项目,提供资金、设备等基础性支持,大力发展旅游、茶叶等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才能对症下药、产生预期效果,才能如源头活水,使发展活力源源不断涌现。最终,群众才能持续获益,获得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沩山之变,在于“精准”,路子清晰,目标明确,致力于产业扶贫和生态扶贫。利用沩山佛教名山优势,全方位投入,大力发展旅游业,2015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亿多元;利用沩山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优势,持续植树造林,大力保护生态,2013年获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4年获“宝钢环境奖”,成为该奖创立以来,我省惟一获此殊荣乡镇;利用当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茶叶、水果、生姜等产业,致富了一方百姓。农商银行沩山支行的存款余额,2006年仅3500万元,2015年猛增至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为十年前15倍多,这些,标志着精准扶贫取得明显成效,也彰显着沩山巨变带来的全新面貌。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贺小平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