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飒飒的,吹在人身上很舒服。此时,于案上捧读贺凤岐先生作品集《故土情深》,干净的文字,质朴的情怀,写实的手法,一股来自田野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使人精神为之一振。我非大家,本不敢作序,奈贺老再三相请,只得勉为之序。
贺老年届七旬,是教育系统的一名老兵,像一颗钉子,牢牢钉在教育战线基层一线,此前素不相识。2013年的一天,贺老到我的办公室送稿子,不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真诚的微笑,质朴憨厚,一看就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随后,贺老常常带上他的近作,到我办公室,一起探讨文章的成败得失,表现得十分谦虚。
贺老曾多年担任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后来走上校领导、联校领导岗位。不论岗位如何变迁,始终没有离开他钟爱的教育事业,没有离开脚下这块他深爱的土地。他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以心育人,以情感人,以爱待人,催开了满园桃李,催出了最浓最美的花香,收获了一个金灿灿的秋天。至今,每到节假日,贺老总能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问候。一听到学生出息了,贺老就乐不可支,十分骄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贺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润物无声,不但桃李满天下,也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儿女树立了榜样。其儿女事业有成,有的读了博士,成了知名大学教授;有的名牌大学毕业后走上政坛,成了处级干部……夫妻和睦,相敬如宾,儿孙绕膝,贺老完全可以诸事不理,尽享天伦之乐。但他有一副热心肠,继续发挥余热,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并拿起心爱的笔,将所经所历,所闻所见,所思所想付诸笔端,一发而不可收,终至洋洋洒洒,蔚为大观,结集成册,殊为不易,殊为可敬。
贺老的文章,感情真挚,洋溢着赤子之心。不着意打扮,不涂脂抹粉,不搔首弄姿,娓娓道来,像一位慈祥的邻家老人,平心静气,缓缓讲述。其《追忆老宅》《痛失妹夫》《怀念周运清同志》等文章,饱含深情,读来心为之动,泪为之下;其《茶盘洲担堤》,回忆昔日艰苦的岁月,像翻出一张尘封已久的照片,如烟往事一一涌上心头;其《我的母亲》《女儿的家》《亲人们》等,写身边最亲最近的人,洋溢着浓浓的亲情,那种母子之情,父女之爱,亲人之恋,融入了骨髓,融入了脚下这片深情的土地……
贺老的文章,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正能量满满。他经历丰富,教书育人,有着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甘于清贫,淡薄名利,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文品即人品”。表现在其笔下,则小说有之,散文有之,诗歌亦有之,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全面性。内容则身边的亲人、同事、邻居尽入法眼,经历的大事、要事,喜事、伤心事一一诉诸笔端,得、失、成、败均有所总结。弘扬真善美,鞭鞑假丑恶,内容积极向上。
贺老的文章,像山里吹来的一缕清风,像秋天田野斑澜的色彩,像村头老妇望眼欲穿盼儿的身影,像多年邻居相见,随意而又温和的一声招呼,可读,耐读。就请读者随着贺老的文章,感受田野的这份清新气息吧!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贺小平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6/06/17/565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