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合力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
2016-07-06 11:28:55 字号:

  前不久,福州晋安区站北外口小学的家长对学校安排学生扫厕所的做法提出不满。有网友赞成学校的做法,认为打扫厕所可以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也有人表示,孩子是来学习知识的,没必要牺牲上课时间为学校打扫卫生。问题其实由来已久了,10年前的3月22日《中国青年报》就以《“劳动光荣”在教育领域受到严重挑战》为题发文,文章援引上海市儿童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小学生大都不愿当劳动委员,甚至有一些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担任劳动委员后,竟跑到学校要求撤换孩子的职务。

  针对现实问题,高层已有决策,去年7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用3到5年时间,推动我国中小学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改变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状。现在需要的就是要努力宣传,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

  劳动教育对孩子成长具有独特意义,牵一发而动全身。孩子在接受劳动教育中一方面让自己与世界充分接触,用身体去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用其全部感官去认知和学习,既能让孩子们爱上劳动,又能让他们感受到劳动在人生中的价值,明白劳动是人的本色,劳动创造一切的道理,同时培育对劳动者的足够尊重的情感,可谓益德;另一方面孩子们在劳动中可以愉悦身心,强健体魄,增强意志力,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对文化课的学习会起到促进作用,可谓益体益智;第三,孩子们在参与劳动过程中还可以感知出劳动的美、创造出劳动的美、品味出劳动的美,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我曾带班上76名学生到附近的花明楼希望小学义务劳动半天,帮学校修整操场,大家一起担了很多土石方,出了一身汗,回来身心很舒畅,那晚晚自习同学们都反映效率特别高。

  国家主席刘少奇接见掏粪工人时传祥,那紧紧相握的手让我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职业无贵贱,都是做贡献,劳动最光荣。学生在学校负责公区(当然可以包括厕所)卫生,这是必须的,家长何苦不满?当然,劳动教育要真正回归,仅凭发一个文件是不行的,作为教育人还必须以应有的使命和担当,坚守教育良知,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花大力气冲破当前应试教育的束缚,把劳动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如果应试教育还肆无忌惮,如果分数和成绩仍是教育的全部,劳动教育被弱化、淡化乃至被边缘化便是一种必然。其实,劳动教育就是一种生活教育,而且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教育,孩子在劳动中获得一些生活体验和生活乐趣,培养好的生活态度与方式,既是今后生活的需要,也是未来生存的需要,更是让其生命更好地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宁乡四中)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胡健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