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中的大屯营镇狮北村的汉代古墓。
连续数天的强降雨形成城市内涝,给宁乡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那么古人对洪涝灾害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我们从墓葬中的排水系统可略窥一斑,目前正在考古发掘的大屯营镇狮北村的汉代古墓群中有一座“一室两厅”格局的夫妇合葬墓,具有宁乡地域特色,尤为奇特是其墓葬的排水设施。
古人“事死如生”,即对待已故的先人也像生平一样,汉代时期以孝治天下,《史记》便把汉武帝列入“孝武本纪”,汉墓制度发展更为完善,墓葬习俗较前代尤为隆重。并且,西汉中晚期以后,随着砖室墓的出现和盛行,墓室的结构功能愈加完善。
宁乡地区汉代墓葬数量多,种类全,以“聚族而居 聚族而葬”的家族墓为一大特色,墓室的结构较前期也发生新的变化,有高大封土堆的带墓道“甲”字型墓、普通的竖穴土坑墓、土洞墓,也有砖室墓等新的墓葬形制出现。此次发掘狮北村汉代古墓群中一座“一室两厅”的夫妇合葬墓尤为典型,也是至今墓葬中排水系统发现时代较早的一处。
此排水沟长约20米,整体近似带状条形,沿墓门方面斜向下顺砌而成,剖面为长方形,延伸至墓前低洼之处,另一端在墓室中央位置,并设于墓室地面砖之下,表面看不出任何迹象,称为“暗沟”,与现代房屋浴室装修其排水系统并无二异,明显具有实用功能,以其精妙的工艺和精巧的技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已故先人的敬畏之情。
墓葬中排水沟的设置是随着砖室墓的出现而逐渐形成的,在南北朝时期的墓葬中排水沟发展已极为完备,并延续至明清之际。汉代时期墓葬中的排水沟目前还比较鲜见,狮北村汉墓因较为完善的排水系统为墓葬习俗变迁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和实物资料。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孙丙丽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6/07/29/5651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