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的呼唤
从小的时候就爱听《草原之夜》这首歌,长大了我又来到了这首歌的创作地——可可达拉工作。可可达拉是新疆最边缘的地方,茂密的深林,辽远的牧场,在这里呆久了都会憋出心底的绝唱。因为,大自然撩起的那种自然生理渴望之情是不可阻挡的烈焰,熊熊燃烧。
寂静的夜色,晚风吹拂着草原。除了牛儿在不停地回味着嫩草的晚餐,乖得不能再乖的羊儿挤在圈内进入了梦想。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汉子,望着滚圆滚圆的月亮在云海里飘荡,荡起了灵感的潮水,用抽过磨合烟的嗓子,用一把父辈抗美援朝时留给他的、被炸弹炸飞了一角的二胡,拉出了一首闻名于世的歌谣——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吔,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心绪随着歌声载的很远很远。
相思随着泪水流的很长很长。
我知道你把寄给她的信写了一封又一封,期盼着草原上的邮递员的到来。结果,等了一年又一年,等过了杏花开罢又等桃花开,等到了冬苹果都挂上了成熟的红晕,邮递员还是没有来?你又等啊等,等了多少日落日出,等了多少个期望的明天,结果还是没有来?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可可达拉,你可知道,一位痴情的男子在每一天的夜晚,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刺骨寒风,琴声在夜晚的草原上游荡,空中的那一缕电波能接收到琴声的感应?琴声在空旷的原野上飞翔,爱情的余音能否搭上情感的飞船,把讯息捎给远方的姑娘。
他坚信,他爱的姑娘,也在远方等着他,等着她发出的信怎么走了那么多年。他永远不灰心,坚信等待,邮递员来的那一天。他的琴声表白着他的思念:等到那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可达拉改变了摸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欢快的琴声
当你在后面扶着犁铧,在老牛奋蹄牵引下,犁开板结的盐碱地时;当你在劳作后躺在田头那棵一搂多粗的老新疆杨树下的时候;当你在困乏时用报纸或者被风吹来的一片废纸细心地卷起用你种的烟叶搓碎的磨合烟时;当你在吐出的烟雾中望见田埂的尽头走来了背着绿色邮政包的小伙子,近了,近了,但是,始终走不到他的眼前。
什么是望眼欲穿?在这寂寞的荒野,在这独自一人的地方,心中的期盼始终没有改变。从一个青春年少的小伙启程到鬓角挂上了岁月的风霜,他依旧在等,哪怕是等到自己成为一块石雕,成为一尊蜡像,在你等待的时空的回音壁上我看见了,顺着纹路攀岩而上的那条小径,直通绿色的邮政通道。
2008年的一个春天的早晨,“可可达拉通邮啦!”第一个绿色的信箱就挂在村口的那棵白杨树上,引来了很多人,引来了很多鸟。这是期盼已久的绿色信使啊!这是唯一通向爱情天堂的入口啊!他激动了,在这棵白杨树下,他又拉响了二胡,欢快的琴声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蹦跳着朝着草原深处跑去……
“等到那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可达拉改变了摸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欢快的琴声在可可达拉的草原上飞翔,他的热泪在纹路纵横的脸上流淌。正是他的琴声和歌声,相伴他琴声的姑娘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首歌生长的地方,寻找歌声中的谜底,寻找沉寂下的、夜色里的草原。小伙子们也成群结队来到这里采集爱情的甜蜜,他们背着行囊,他们从更遥远的地方走来,他们用火辣辣的目光巡视着这块曾经让一首歌唱红的地方。
夜色迷人,草原迷人。
可可达拉的人更让你着迷……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陈俊舟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6/08/01/5651631.html